没站稳,“扑棱”一下掉河里了。好在旁边的“天鸩”反应快,一个俯冲就把它叼了上来,扔到岸边缓着。
还有的喜鹊,跟旁边的挤着了,互相啄两句:“哎哎哎,你爪子踩我尾巴了!”“谁让你靠这么近?没见过帅哥啊?”“别吵别吵,张果老看着呢,再吵扣功德值了!”
张果老在上面看得直皱眉,拿起鞭子(当然是象征性的)抽了两下云彩:“都老实点!再吵就让你们去给太上老君看丹炉,天天闻硫磺味!”
这话挺管用,喜鹊们立马安静了不少,专心致志搭桥。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一座横跨天河的鹊桥终于成型了。远远看去,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上面还闪着喜鹊羽毛的光泽,别提多壮观了。
张果老拿着卷尺(当然是仙家的卷尺,叫“度天尺”)量了量,点点头:“嗯,长度够,宽度也够,承重测试没问题。通知牛郎织女,可以开始准备了!”
这边鹊桥刚搭好,那边牛郎就开始忙活了。他住在天河东边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子叫“牵牛村”,村民都是当年跟着牛郎一起上天的乡亲们变的。
牛郎一大早就起来了,先把俩孩子叫醒。儿子叫“金哥”,女儿叫“玉女”,都长得跟织女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水灵灵的。
“金哥,玉女,快起来了,今天要去见你们娘了!”牛郎一边说,一边翻箱倒柜,找出门的行头。
金哥揉着眼睛问:“爹,娘今天真的能见到吗?去年好像下了点小雨,桥有点滑,娘差点没过来。”
牛郎摸了摸儿子的头:“放心吧,今年爹问了,天气好着呢,鹊桥也搭得结实。来,穿上这件新衣服,这是你娘去年托‘青鸟’送来的布料,爹找村里的王大娘给做的。”
玉女一听要见娘,高兴得直转圈:“我要给娘带花!我昨天在屋后摘了好多‘忘忧草’,娘见了肯定喜欢!”
忘忧草,就是黄花菜,凡间常见,不过在天庭可不多见。织女每年最盼的,就是孩子们带点凡间的小玩意儿,那是人间的烟火气,比天上的琼浆玉露还珍贵。
牛郎除了给孩子准备,自己也得收拾收拾。他找出那件藏了一年的“仙牛皮”,这是老牛死后留下的,虽然有点味道,但穿上就能飞天。他小心翼翼地把牛皮披在身上,又检查了一下挑孩子的筐——筐底垫了新的棉絮,还放了孩子们的小被子,免得路上颠着。
最重要的,是给织女准备的“探亲大礼包”。里面都有啥呢?有一捆新收的“人间五谷”,这是牛郎自己种的,天庭可没有;有一小罐“桂花蜜”,是村里的蜜蜂采了凡间的桂花酿的;还有一封信,上面写满了这一年的家长里短,什么金哥学会了耕地,玉女学会了织布,村里又添了几户新人家等等。
东西都准备好了,牛郎把金哥和玉女放进筐里,一人一边,叮嘱道:“路上不许乱摸乱动,到了桥上跟着爹走,千万别往下看,天河里的‘天鼋’长得可吓人了。”
俩孩子乖乖点头。牛郎深吸一口气,挑起担子,脚下的牛皮瞬间发力,“呼”一下就飞起来了。穿过云层,朝着天河方向飞去。
再看河西边,织女早就等急了。她住在“织云殿”里,平时就在这里织布。打从七月初一开始,她就没心思干活了,整天站在殿门口,朝着河东望。
旁边的侍女“青鸾”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