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带着三十个骑兵摸进敌营,大喊:\"燕铁木儿来了!\"上都军以为被包围,乱成一锅粥,自相踩踏死了好几千。
打到十一月,上都撑不住了。倒剌沙一看大势已去,捧着玉玺出城投降。至于那个九岁的天顺帝,打仗的时候就没人管了,后来下落不明——多半是死在乱军里了。
两都之争打了四个月,死了上万人。燕铁木儿站在上都的废墟上,用敌人的血给自己的权力镀了层金。
图帖睦尔在大都登基,是为元文宗。他刚坐上龙椅,燕铁木儿就捧着奏折来了:\"陛下,您哥哥和世?(héshishun)还在漠北呢。他是武宗长子,按规矩,皇位该是他的。\"
文宗心里咯噔一下。和世?是武宗的大儿子,当年因为宫廷斗争,被流放到察合台汗国(今中亚地区),已经漂泊了十几年。燕铁木儿这话,听着是讲规矩,其实是在试探——他怕和世?回来后,自己的权力被削弱。
文宗想了想,下了道诏书:\"朕本不想当皇帝,现在大哥回来了,朕马上把皇位让给他。\"
这道诏书送到漠北,和世?高兴坏了。他一路南下,沿途的蒙古王公都来朝拜,队伍越走越壮大。1329年正月,和世?在和林(今蒙古国哈拉和林)登基,是为元明宗。
明宗派使者去大都,说:\"让文宗当皇太子,燕铁木儿当太师(最高荣誉官)。\"表面上给足了面子,其实是想慢慢收权。
燕铁木儿慌了。他跟着文宗打天下,手里的权力都是文宗给的,要是明宗真站稳脚跟,自己说不定哪天就被收拾了。他偷偷去找文宗:\"陛下,明宗要是来了,咱们可就没好日子过了。\"
文宗没说话,但眼神里的犹豫出卖了他。
1329年八月,明宗的队伍走到王忽察都(今河北张北),文宗带着燕铁木儿赶来\"朝拜\"。兄弟俩见面,表面上兄友弟恭,暗地里各怀鬼胎。
明宗设宴招待文宗,燕铁木儿作陪。席间,明宗说:\"朕在漠北听说,燕太师劳苦功高,赏你点什么好呢?\"燕铁木儿赶紧跪下:\"臣只求陛下圣安,不敢要赏赐。\"心里却在打鼓——这是要查我的账啊。
三天后,明宗突然\"暴崩(突然死亡)\"。《元史》里只写了\"天历二年八月六日,明宗崩\",没说原因。但后人都知道,这是燕铁木儿和文宗搞的鬼——多半是在酒里下了毒。
明宗一死,文宗\"悲痛欲绝\",抱着明宗的尸体哭了三天三夜,然后\"无奈\"地再次登基。
这次没人敢说闲话了。燕铁木儿被封为\"太平王\",加\"开府仪同三司(允许开设府署,待遇同三公)\",手里握着军权、行政权、司法权,成了帝国实际的掌舵人。
燕铁木儿的日子,过得比皇帝还滋润。
他在大都建了座王府,比皇宫还豪华。里面养了几百个姬妾,光宗室公主(皇帝的姐妹、女儿)就娶了四十多个。有次他过生日,大臣们去送礼,看到王府里的金银珠宝堆成山,丝绸布匹像瀑布一样挂着,都看傻了。
他每天早上进宫,文宗都得站起来迎接;他说东,没人敢说西。有个叫伯颜(不是后来那个灭宋的伯颜)的大臣,因为跟他意见不合,第二天就被罢官流放。官场里流行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