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9章 朱允炆登基削藩

第9章 朱允炆登基削藩(2 / 3)

着胡子笑:\"王爷不去唱戏可惜了。不过朱允炆那小子疑心重,还得再加点料。\"

没过几天,朱棣又\"疯\"了,这次竟跑到大街上,抢了个卖西瓜的担子,抱着西瓜啃得满脸都是红汁,还对着太阳磕头,说自己是\"太阳的儿子\"。北平城里没人不笑他,可只有少数人知道,深夜的燕王府里,正磨刀霍霍,王府的地下密室里,藏着无数兵器和铠甲。

民间还有个更邪乎的说法:朱棣装疯时,曾被一个老和尚看破。老和尚在他门口化缘,念了句:\"燕王燕王,何不分疆?\"朱棣听了,让人把老和尚请进来,老和尚说:\"朱允炆削藩太急,必遭反噬,王爷若能举兵,定能成功。\"老和尚又说:\"贫僧特来送给王爷一顶白帽子。\"——\"王\"字加\"白\",就是\"皇\"。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总觉得屁股底下硌得慌。削藩的诏书一道接一道发出去,可反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有个叫卓敬的户部侍郎,冒死上奏:\"陛下,燕王智虑绝伦,酷似高帝(朱元璋),不如把他改封到南昌,既保全亲情,又能防患未然。\"朱允炆把奏折扔在地上:\"卓爱卿多虑了,燕王都疯了,还能干嘛?\"卓敬趴在地上哭:\"陛下!猛虎装睡,您可别当它是病猫啊!\"

可朱允炆听不进去。他信任的黄子澄和齐泰,都是书生出身,纸上谈兵头头是道,真要论权谋,还差得远。有次齐泰建议调走北平的守军,朱允炆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结果那些守军刚离开,朱棣就把北平的兵权攥在了手里。

宫里的太监也没闲着。朱元璋在位时,太监不准干政,可朱允炆心软,对太监们比较宽松。有个叫王景弘的太监,被派到北平监视朱棣,竟被朱棣用金银收买,成了燕王府的眼线,南京的一举一动,朱棣都了如指掌。

最要命的是,朱允炆身边没什么能打的将领。朱元璋把功臣杀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要么老要么弱。他任命的大将军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看着威风凛凛,其实是个草包——后来朱棣打到南京,就是这小子开的城门。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冬天,南京下了场大雪,朱允炆在宫里赏雪,突然想起爷爷朱元璋。他走到朱元璋的御书房,看到墙上挂着一幅《雪夜访普图》,画的是宋太祖赵匡胤雪夜找赵普商量国事。朱允炆叹了口气:\"爷爷,您当年有徐达、常遇春,可我有谁呢?\"

窗外的雪花落在梅枝上,簌簌作响,像在回答,又像在嘲笑。他不知道,此刻的北平,朱棣正站在城楼上,望着南方,眼里的\"疯气\"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冰冷的野心。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允炆终于对朱棣下手了——他下令逮捕燕王府的官属,还派张昺、谢贵带兵包围王府。可他没想到,这道命令,成了朱棣起兵的借口。

朱棣穿着朝服,把张昺、谢贵请进王府,说有要事相商。两人刚进门,就被埋伏的刀斧手砍了脑袋。朱棣提着两颗人头,站在王府门口,对将士们说:\"朱允炆被奸臣蒙蔽,擅杀亲王,我今天要'清君侧',为国除害!\"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役\"。

消息传到南京,朱允炆正在跟方孝孺讨论《周礼》,听到朱棣起兵,吓得手里的书掉在地上:\"他...他不是疯了吗?\"方

最新小说: 大明,我来了!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寒门状元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第一权臣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流放抄家?玄学老祖囤货算卦飒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