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17章 多伦会盟定蒙古

第17章 多伦会盟定蒙古(2 / 2)

>

会盟的高潮是“编旗”。康熙沿用漠南蒙古的盟旗制度,把喀尔喀三部编为三十七旗,每旗设札萨克(旗长),由朝廷册封。他还特意把土谢图汗的侄子封为郡王,把札萨克图汗的弟弟封为贝勒,说:“有功者赏,有罪者罚。”哲布尊丹巴请求康熙给多伦诺尔赐名,康熙想了想,说:“就叫‘汇宗寺’吧,取‘百川归海,万宗朝宗’之意。”他当场下令拨款建寺,让蒙古各部的喇嘛在这里诵经,“让佛祖见证我们的盟约”。

宴会上,康熙亲自给哲布尊丹巴倒酒,又让随行的皇子给蒙古王公们敬茶。土谢图汗喝到兴头上,跳起了蒙古舞,札萨克图汗也跟着哼起了牧歌,之前的仇怨仿佛都融进了酒里。《清实录》记载,当晚“篝火达旦,歌声震野”,有个老牧民牵着马走到康熙的大帐外,把一碗马奶酒放在帐前,说:“皇上就是草原的太阳,我们跟着太阳走,就不会迷路。”

会盟结束后,喀尔喀蒙古王公们带着朝廷赏赐的绸缎、茶叶返回漠北,数十万牧民也跟着迁了回去。康熙让人在漠北设立驿站,每隔百里建一座台站,派绿营兵驻守,既保障商旅往来,也防备噶尔丹偷袭。土谢图汗回到自己的领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康熙赐的“和睦”金牌挂在帐篷里,对儿子说:“这金牌比我的汗位还重要。”

多伦会盟的影响,远比一场战争更深远。它让漠北蒙古正式归附清朝,结束了蒙古各部长期混战的局面,也为后来平定噶尔丹奠定了基础。《啸亭杂录》里说,此后“喀尔喀诸部岁贡驼马,遇有战事,自备粮草从征”,康熙亲征噶尔丹时,土谢图汗的骑兵冲锋在前,非常勇猛。

汇宗寺建成后,成了漠北蒙古的宗教中心。每年夏天,各旗的喇嘛都会来这里诵经,寺里的铜钟要敲一百零八下,据说“钟声能传到外蒙古的草原上”。

康熙晚年,曾派画师去多伦诺尔写生,画了一幅《多伦会盟图》。画上,康熙的龙旗在草原上飘扬,蒙古王公们围着他跪拜,远处的汇宗寺金顶闪闪发光。他在画上题了一行字:“天下一家,不分内外。”或许在这位帝王心里,真正的疆土,从来不是地图上的线条,而是百姓心里的认同——就像漠北的牧民会说“我们是大清的人”,就像汇宗寺的钟声会告诉每一个人:这里是中国的草原。

最新小说: 唐时明月宋时关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第一权臣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 闪婚成宠:全能娇妻杀疯了! 还说你不是神仙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大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