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背上的八卦纹路还能净化海水,再脏的水碰到纹路都会变清;要是附近有干旱,它让龟和蛇一起动,能引出地下的泉眼。
冰面下有团巨大的黑影在动,慢慢靠近时,才看出是条大鱼——是《庄子·逍遥游》里的鲲。它长得像鱼,却没有鳞片,皮肤光滑得像冻住的油脂,全身青黑色;头小身宽,嘴巴像个巨大的洞,牙齿像白玉一样排着,眼睛像两轮寒月,在冰下泛着淡蓝色的光,能照亮好几里远。观灵使趴在冰上看,见鲲呼出的气息变成云雾,裹住整个北冥,原本有点融化的冰面竟又冻实了。鲲是北冥的灵脉核心,它游动的时候,能把冰海里的灵息聚起来,让鱼群长得更繁盛;它只吃冰海深处的“玄冰藻”,不吃活鱼;身上掉下来的碎皮落在水里,会变成小鱼苗,补充鱼群的数量。
冰洞边有只小小的兽钻出来,白首黑身,像只小狐狸,蹭着观灵使的靴子——是《山海经·大荒北经》里写的腓腓。它身长二尺,毛软得像绒布,眼睛像小黑豆,叫的时候像人轻轻喊“腓腓”。有个渔民晚上做噩梦,喊着“救命”,腓腓跳上他的床头,用头蹭了蹭他的脸颊,渔民一下子就醒了,再也没做过噩梦。腓腓最会安神,能看出人哪里不舒服,要是有人生病,它会引着人去找能治病的草药;拔几根它的毛入药,能让人安神助眠,而且它的毛会自己长出来,不会伤着它。
最后一站是中央中原,千里麦田像铺了层绿毯,风一吹就荡起浪。观灵使刚走进麦田,就看见一只像鹿的兽站在中间,头顶有只角,泛着淡淡的白光——是《礼记·礼运》里讲过的麒麟,人们说它是仁兽,见了就会天下太平。
麒麟长得像鹿,身长五尺,身上披着淡棕色的鱼鳞甲,泛着微光;头顶的角是圆的,角尖有块软肉,没有尖刃;眼睛像褐色的杏核,温和得很;脚像马足,带着软蹄,走的时候没声音,从来不会踩坏麦苗;尾巴像牛尾,毛很蓬松。观灵使见它把角对着一片枯黄的麦苗,白光扫过,那些麦苗竟慢慢变绿,伸直了腰杆。麒麟最仁善,不吃活物,只吃草籽和果实;它走过麦田时,麦秆会自动分开,不会被碰倒;它的角能让枯苗复活,还能把虫子赶跑;它待过的地方,庄稼会长得特别好;要是有人见着它,准会遇到喜事。
麦田边有只火红的兽,像狐狸,却有九条尾巴,正引着一群蜜蜂往麦田里飞——是《山海经·大荒东经》里的九尾狐。它身长三尺,毛色像火一样红(据说活了千年的九尾狐会变成白色),九条尾巴拖在身后,每条尾巴的末端颜色都不一样,赤、橙、黄、绿、青、蓝、紫、黑、白,像串着九种颜色的绒球;头顶的耳朵是三角形的,耳尖带点白毛,眼睛像琥珀,叫的时候像婴儿的哭声。观灵使见它用尾巴扫过一株生病的麦子,麦秆上的蚜虫竟全被蜜蜂吸走了。九尾狐最懂人的心思,要是见人难过,会用尾巴轻轻蹭人的肩膀;它的九条尾巴各有用处,一条能招福,一条能添寿,一条能引喜,还有的能让人安宁、聪明、勇敢;把它的尾毛入药,能治好一些疑难杂症。
田埂上有只土黄色的兽,像小猪,圆滚滚的,正用牙拱着土——是《山海经·东次四经》里的当康。它身长四尺,毛是土黄色的,肚子圆滚滚的,头顶有两只乳白色的短牙,不算尖;耳朵像两把小扇子,尾巴又短又尖,像个小锥子;叫的时候会喊“当康”,声音闷闷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