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又懵了:“将军,咱们好不容易绕到这儿,怎么又撤退啊?”
孙武说:“楚军刚渡过汉水,士气正旺,咱们不能跟他们硬拼。咱们往后退,把他们引到小别山、大别山之间的狭长地带,那里易守难攻,咱们再和他们决战!”
于是,吴军一边撤退,一边沿途设下埋伏。楚军以为吴军怕了,在后面紧追不舍,追到小别山的时候,孙武突然下令反击——埋伏在山林里的吴军杀了出来,楚军猝不及防,被打得大败。
子常又气又急,下令继续追击,结果追到大别山的时候,又被孙武埋伏了一次,再败一阵!连续两场败仗,楚军的士气一下子就垮了,士兵们个个心惊胆战,都不想再打了。
这时候,有人劝子常:“令尹大人,吴军太狡猾了,咱们还是撤退吧,再打下去怕是要全军覆没啊!”
可子常一来怕回去被楚王治罪,二来还想捞点战功,硬是咬着牙说:“不行!必须跟吴军决战!谁再敢说撤退,军法处置!”
就这样,楚军被孙武一步步引诱到了柏举(也就是今天湖北麻城一带)——这是孙武早就选好的决战地点。这里地势平坦,适合大军展开,而且旁边有一条清发水,正好可以用来截断楚军的退路。
公元前506年11月18日,柏举之战正式打响!
清晨,天刚蒙蒙亮,孙武就召集将领们开会:“今日决战,关系到吴国的兴衰,咱们只能胜,不能败!楚军虽然人多,但士气低落,军心涣散;咱们吴军虽然人少,但士气高昂,令行禁止!一会儿开战,夫概将军,你率五千锐士为先锋,先冲击楚军的中军,打乱他们的阵脚;其余将领各率所部,从左右两翼包抄,我亲自率中军压阵!”
夫概是吴王阖闾的弟弟,也是个猛将,一听要当先锋,立刻请战:“末将遵令!定要把楚军的中军搅个天翻地覆!”
吃过早饭,吴军列阵完毕,三万将士穿着黑色的盔甲,手持戈矛剑戟,站在柏举的平地上,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楚军那边,二十万大军稀稀拉拉地列着阵,士兵们一个个无精打采,跟吴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孙武站在中军的高台上,拔出宝剑,指向楚军大营,厉声喝道:“将士们!今日一战,破楚在此一举!杀!”
“杀!杀!杀!”三万吴军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大地都在抖!
夫概率领五千锐士,像一把尖刀,直插楚军的中军。楚军的中军士兵本来就怕得不行,一见吴军冲过来,当场就乱了,有的转身就跑,有的扔下武器投降。子常一看中军要垮,赶紧下令左右两翼支援,可就在这时候,吴军的左右两翼也杀了过来,楚军腹背受敌,彻底乱了套!
孙武见时机已到,下令:“中军全体出击!”
吴军的中军将士如潮水般涌了上去,刀光剑影,喊杀震天!楚军士兵哭爹喊娘,四处逃窜,有的被砍死,有的被踩死,有的干脆跳进旁边的清发水里,想游泳逃跑。
孙武早就料到楚军会逃,提前派了一支军队守在清发水岸边。等楚军逃到河边,正要下水的时候,孙武下令:“半渡而击!”——就是等楚军一半人下了水,一半人还在岸上的时候,再发起进攻。
这一下,楚军可惨了!岸上的人想跑,水里的人想游,乱作一团。吴军将士冲上去,对着岸上的楚军一顿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