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到邯郸,赵王迁也火了。他本来就对李牧不放心,这下听说李牧缩在雁门不敢出战,当即下旨把李牧召回。李牧接到圣旨,叹了口气:“大王不懂兵法,这一回去,雁门怕是要出事啊!”可君命难违,他只能交接兵权,回了邯郸。赵王另派了个叫韩仓的将领去守雁门,这韩仓是个好大喜功的主,一到任就把李牧的规矩全改了,匈奴一来,就带着士兵作战。结果呢?赵军屡战屡败,三个月不到,就折损了五千多士兵,雁门周围的百姓也没法耕种放牧,纷纷逃到邯郸避难。
赵王迁这才知道后悔,又派人去请李牧出山。李牧躲在家里,闭门不见。赵王没办法,只能让老臣带着自己的亲笔信去请,信里说:“之前是寡人糊涂,错怪了将军,如今雁门危急,还请将军以国事为重,再次出山。”李牧见赵王态度诚恳,才说:“大王要是真心用我,就得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回雁门后,军务我说了算,大王不能干涉我的军务。”赵王连忙答应:“只要将军能守住雁门,一切都听将军的!”
就这样,李牧再次回到雁门。将士们李牧回来了,都欢呼雀跃。李牧还是老样子,每天犒赏士兵、训练骑射、修缮堡垒,匈奴再来,依旧坚守不出。匈奴单于见李牧又回来了,还是那副胆小怕事的模样,心里更得意了:“这李牧就是个软蛋,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说不定就投降了!”于是,单于召集了匈奴各部,凑了十万铁骑,准备大举入侵雁门,一举拿下赵国的北疆。
公元前244年,秋高气爽,正是适合骑兵作战的好天气。匈奴单于亲自率领十万铁骑,浩浩荡荡杀向雁门。一路上,匈奴骑兵耀武扬威,见了赵国的村庄就烧,见了百姓就抓,好不嚣张。
消息传到李牧的大营,将士们都摩拳擦掌,等着李牧下令出战。李牧却依旧镇定,他召集众将,笑道:“匈奴人来了十万,正好让咱们打个痛快!不过,硬拼肯定不行,得用计。”说着,他指着地图,给众将布置任务:“左将军,你带五千弓弩手,埋伏在狼居胥峡谷的东侧山坡,听我号令,万箭齐发!”“右将军,你带八千长枪兵,埋伏在峡谷西侧,等匈奴兵进了峡谷,就从山坡上冲下来,截断他们的去路!”“前将军,你带三千铁骑,埋伏在峡谷北边的密林里,等匈奴兵乱了阵脚,就从后面冲上去,断他们的退路!”“后将军,你带一万刀盾手,守在峡谷南边的出口,防止匈奴兵突围!”
众将领命而去,李牧又让人放出消息,说赵军粮草不足,士兵都怕了匈奴,准备弃营而逃。还故意让士兵把几百头牛羊赶到峡谷外的草原上,让牧民假装惊慌失措地四处逃散。
匈奴单于带着大军,刚到草原就看到了牛羊,又听说赵军要逃,顿时大喜:“我说李牧是个软蛋吧,这下看我怎么收拾他!”他当即下令:“全军加速前进,冲进赵军大营,活捉李牧!”匈奴骑兵们一见牛羊,纷纷纵马冲上去抢掠。
李牧在堡垒上看得清清楚楚,见匈奴骑兵大多进了狼居胥峡谷,只有少数留在谷外,当即抽出龙泉宝剑,大喝一声:“传令下去,按计划行事!”
一声令下,左将军的五千弓弩手率先动手。只见山坡上突然站起密密麻麻的弓弩手,弓弦如满月,箭矢似流星,“嗖嗖嗖”地射向峡谷里的匈奴兵。匈奴兵毫无防备,顿时倒下一片,惨叫声此起彼伏。单于一惊,刚想下令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