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将军夜渡关,朝臣待漏五更寒。
山寺日高僧未起,算来名利不如闲。
列位看官,这章咱要讲的这位人物,可是秦末乱世里的一员猛将——姓章名邯,字少荣(史无确载,文中补缀各位不必较真)。这人本是大秦少府,管着皇家器物铸造、宫室修缮的文官,谁曾想咸阳城危在旦夕时,他竟披挂上阵,领着一群骊山刑徒,硬生生撑起了大秦半壁江山。
话说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一声喊,如惊雷炸响在大秦的土地上。没几日,义军就像春草般冒出来,东郡、陈县、颍川,一路势如破竹。陈胜麾下有个大将叫周文,原是楚国项燕手下的谋士,懂些兵法,领着数十万义军从函谷关杀进来,直逼咸阳城外的戏亭。
这时候的秦二世,可真是慌了神。大秦的精锐部队,一部分在北疆(蒙恬此时已死,由王离统领)守长城,一部分在南疆平定百越,关内只剩下些老弱残兵。秦二世胡亥正在甘泉宫看角抵戏,听闻周文大军压境,吓得从席子上滚下来,连鞋都没穿就往赵高宫里跑,哭喊道:“丞相!义军都到戏亭了,这可如何是好啊?”
赵高也是个只会弄权的角色,平日里谋害忠良有一套,真遇着这种情况,只会搓着手说:“陛下莫慌,臣这就召百官议事。”可等文武百官聚在咸阳宫,你看我我看你,竟没一个人敢出声。有的说要调北疆军回援,可一来一回得月余,周文哪会等?有的说要坚守城池,可咸阳城里连像样的守军都没有,守得住吗?
就在这满朝官员束手无策的时候,有个人站了出来,正是少府章邯。他往前迈了一步,躬身道:“陛下,骊山脚下有刑徒七十万,皆是精壮汉子,若陛下能赦免他们的罪过,赐他们兵器甲胄,臣愿统领他们前往戏亭,定能退敌!”
这话一出,满朝皆惊。有人立刻反驳:“刑徒皆是罪犯,放他们出来,若反戈一击,岂不是引狼入室?”章邯朗声道:“赦免其罪,许以军功——斩敌首一级可复为民,二级赐爵公士,三级升上造,若能立大功,还能封爵食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生路在前,谁愿再反?”
秦二世此刻已是病急乱投医,哪还管得了这些?当即拍板:“就依少府之计!朕封你为上将军,持节统领骊山刑徒,兵器甲胄从武库中调取,务必守住咸阳!”
章邯领了圣旨,连夜带着十几个亲随赶往骊山。这骊山工地,自秦始皇驾崩后,胡亥为了赶工期,把各地的刑徒都集中往这儿调,漫山遍野都是穿赭色囚服的人,枷锁碰撞声、监工的鞭子声、刑徒的呻吟声混在一处,好似人间炼狱。章邯到了工地大营,先把监工们叫来,厉声喝道:“陛下有旨,赦免所有刑徒罪过,凡愿从军者,即刻解去枷锁,明日辰时到中军帐领兵器!”
监工们都傻了眼,可章邯手里有皇帝的节杖,谁敢不从?消息一传开,骊山工地群情沸腾。那些刑徒们,有的是因为欠了赋税被抓,有的是因为逃避徭役,还有的本是六国旧部,战败后成了囚徒——他们这辈子早就没了指望,如今突然有了生路,还有机会挣功名,哪有不愿的?当晚就有六十多万人报名。
章邯从刑徒里面挑选了四十万身强力壮的青年,把四十万人分成十营,每营四万人,又从营里找那些有过军旅经验的人当校尉,什长,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