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29章 班超:投笔从戎定西域

第29章 班超:投笔从戎定西域(1 / 5)

案上笔抛辞故纸,三十六人平西边。

斩使安鄯威声远,三十一年定万夷。

列位,这一章要讲的这位人物,姓班,名超,字仲升,便是东汉年间被称作“西域守护神”的传奇英雄。

话说这班超,生于建武八年,也就是公元32年,乃是扶风平陵人氏。他的家世可不一般——父亲班彪是东汉有名的史学家,曾续写《史记》;哥哥班固更是编撰《汉书》的大学者,留名千古。按说生在这样的书香门第,班超该继承家学,整日与笔墨纸砚为伴,将来也做个着书立说的文人。可他偏不,打小就跟哥哥班固不一样:不爱啃那些晦涩的经书,反倒爱读兵法战策,常对着墙上的舆图琢磨西域的山川走势,嘴里还念叨着“大丈夫当志在四方,岂能困于案牍之间?”

那会儿街坊邻里见了,都笑他“不务正业”,说他一个文人家的子弟,还想做开疆拓土的大事。班超听了,也不辩解,只淡淡一笑。

后来班固奉诏入京编撰《汉书》,班超也跟着哥哥到了洛阳。那会儿家境不算宽裕,为了贴补家用,班超找了个抄书的差事——每日伏在案上,一笔一划抄录官府文书,手指磨出了厚茧,胳膊酸得抬不起来,日复一日,枯燥得很。

有一天,他抄着抄着,突然把笔往案上一扔,“啪”的一声,墨水溅了满纸。他站起身,望着窗外远处的城墙,长长叹了口气,对身边一起抄书的人说:“诸位兄弟,咱们这辈子,难道就只能困在这方寸书案前,跟这些纸墨打交道吗?大丈夫活在世上,就算不能封侯拜将,也该像傅介子斩楼兰王、张骞通西域那样,为国家立下奇功,让名字留在史书里!怎能一辈子做个抄书匠,白白消磨光阴?”

旁边的人听了,都笑得前仰后合,说:“班兄,你还是别做白日梦了。咱们就是个抄书的,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还想跟傅介子、张骞比?”班超听了,也不恼,只是摇了摇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们这些人,哪里懂壮士的志向?”

这话传到大将军窦固耳中,窦固倒觉得这班超不一般——他有这般远大志向,说不定是个可用之才。正巧那会儿东汉国力渐强,汉明帝刘庄想重新经营西域,对付北边的匈奴。窦固便召来班超,问他愿不愿从军出征。班超一听,眼睛都亮了,当即叩首道:“小人愿往!就算粉身碎骨,也愿为国家平定西域!”

永平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年,汉明帝派窦固率军出击北匈奴。班超跟着窦固出征,在战场上表现勇猛,还立了小功。窦固见他有勇有谋,不是个普通的士兵,就派他带着三十六名随从,出使鄯善国——这鄯善国,旧称楼兰,地处丝绸之路要冲,一边靠着汉朝,一边畏着匈奴,向来是“墙头草”,哪边势力大就倒向哪边。窦固的意途,是让班超说服鄯善王归附汉朝,断了匈奴的左膀右臂。

班超一行人骑马走了十几天,终于到了鄯善。鄯善王见是汉朝使者来了,一开始格外热情,每天都派人送酒送肉,还亲自来拜见班超,嘘寒问暖,客气得很。可没过三天,班超就觉得不对劲儿了——鄯善王的态度突然冷淡了下来,送来的饭菜从大鱼大肉变成了粗茶淡饭,见他的时候也总是支支吾吾,眼神躲闪,像是有什么心事。

班超暗道:“这鄯善王前后反差这么大,肯定有问题。莫不是匈奴的使者也来了?”他不

最新小说: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大明,我来了!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第一权臣 中年离婚,我嫁豪门红遍全网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寒门状元 修仙界最沙雕的女魔头,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