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中国野史大甩卖 > 第37章 周郎赤壁:江东英魂

第37章 周郎赤壁:江东英魂(1 / 7)

汉末烽烟卷地来,庐江周郎起雄才。

赤壁火燃曹舰破,南郡弓鸣敌胆摧。

雅量高致传吴会,英年早逝令人哀。

千秋谁解江东意,不负孙郎霸业开。

话说建安三年秋天,庐江郡舒县的周府宅外,一匹快马冲破清晨的薄雾,直奔大门。门吏见骑士盔甲上沾着尘土,怀里紧紧抱着一卷竹简,连忙上前迎接:“您是从寿春来的吧?”骑士喘着气点头,立刻递过竹简:“这是孙策公子的亲笔信,急着交给周郎!”

府内正厅里,一位年轻人刚结束晨练。他穿一身玄色紧身军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形,额头还沾着细汗,这人就是周瑜,此时二十三岁,是庐江周氏的嫡长子。周氏是江东名门,从他高祖父周荣在汉朝做尚书令开始,家族世代传承书香;但周瑜从小偏爱读兵书、练武艺,是个文武双全的俊杰。

展开竹简,孙策的字迹跃然纸上:“公瑾兄,我已经离开袁术,率领军队东渡长江,现在到了历阳,希望你尽快来帮我,咱们一起平定江东!”周瑜读完,双眼如星火闪耀。他和孙策早在十多年前就认识——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任庐江太守,两家是邻居,两人同岁,从小一起读书、一起骑马射箭。孙策曾拍着他的肩膀说:“公瑾,将来我要是起兵立业,一定让你当我的左膀右臂!”如今这句话,终于要成真了。

当天夜里,周瑜就召集家人和仆人,把家里的财物分成两半:一半留给族人,叮嘱他们守好祖业;另一半装上车,再加上自己招募的三百名乡勇,连夜赶往历阳。走到半路,天刚亮,周瑜勒住马远望,看见历阳方向尘土飞扬,还隐约能听到战鼓的声音——那是孙策正在和当地贼寇作战,她立刻下令:“加速行军,绕到贼寇后方,敲鼓造势!”

等周瑜的队伍赶到历阳城外,果然看到孙策的军队正和贼寇僵持:贼寇靠着地形优势,在高处射箭,孙策的前锋攻了好几次都没成功。周瑜马上让人把旌旗插满附近的山头,又把三百乡勇分成十队,轮流敲鼓呐喊。一时间,山里鼓声震天,听起来像有千军万马。贼寇本就是临时拼凑的队伍,见后方好像有大军来支援,顿时乱了阵脚。孙策在阵前看到周瑜的旗号,高兴得大喊,立刻挥舞长矛下令:“冲锋!”

前后夹击之下,贼寇很快溃散。孙策拍马跑到周瑜面前,两人握手大笑。孙策说:“兄长果然没辜负我!要是没有你赶来支援,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多久!”周瑜笑着回答:“伯符你本身就勇猛,这仗本来就能赢,我不过是帮了点小忙。”

之后几个月,周瑜跟着孙策征战江东:打曲阿时,他献“声东击西”的计策,假装攻东门吸引贼寇主力,自己却带精兵偷袭北门,一下子就攻破了城池;取吴郡时,他预判敌军会弃城逃往会稽,提前在必经之路设下埋伏,活捉了吴郡太守许贡手下的大将;平定丹杨时,他又劝孙策“招抚山越部族,用恩德收服人心”,避免滥杀,为江东赢得了百姓的支持。每一场仗,周瑜不只是带兵冲锋,更能用战略眼光统筹全局。孙策越来越信任他,常对身边人说:“公瑾的谋略,比我强十倍!”

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临终前,他把孙权叫到床边,指着周瑜和张昭说:“国内的事拿不定主意,就问张昭;国外的事拿不定主意,就问周瑜。”当时孙权才十九岁,江东各郡虽然平定

最新小说: 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李龙鳞苏凤翎 崇祯之军火大明 龙吟壮歌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红楼兵仙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