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鬼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宋代李昉等编纂的《太平广记》,第三百四十八卷“鬼三”的《通幽记》,讲述了“太原王生”遇鬼的故事。
故事始于一个清晨。太原士人王生早起赶路,行至郊外时,见前方有一女子独行,怀里抱着个青色包袱,脚步踉跄,似有难言之隐。王生素来热心,又被女子的身姿吸引,快步追上前问:“姑娘为何独自赶路?可是遇到了难处?”
女子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竟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女,容颜艳丽,满脸愁绪,见了王生,眼泪便滚了下来:“我本是良家女子,被恶人拐骗至此,如今想逃回家乡,却怕被追上,只能连夜赶路。”说罢,又低头抹泪,模样楚楚可怜。
王生见她貌美,又生了怜悯之心,便问:“你家在何处?若不嫌弃,可先随我回府暂避,再做打算。”女子闻言,连忙道谢,跟着王生回了家。王生将她安置在别院的空房里,叮嘱她不要外出,免得被人发现。女子点头应下,每日待在房里,只是偶尔站在窗边眺望,神色落寞。
过了几日,王生外出时遇到一位云游道士。道士见了他,忽然驻足,眉头紧锁:“先生印堂发黑,身上缠着浓重的妖气,定是近日沾染了不祥之物,若不早除,恐有性命之忧。”王生听了,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了别院的女子,却又舍不得她的美貌,便强辩道:“道长多虑了,我近日并未遇到异常之事。”道士摇摇头,叹道:“你若不信,日后定会后悔。”说罢,便拂袖而去。
王生回到家,越想越不安,却又不甘心将女子赶走。他悄悄绕到别院窗外,想看看女子在做什么。透过窗缝,他看到屋内的景象,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只见那女子正坐在桌前,将怀里的青色包袱解开,取出一张薄薄的人皮,铺在桌上。人皮上眉眼口鼻清晰可见,正是女子平日的模样。接着,女子从包袱里拿出一支笔,蘸了些不知名的颜料,在人皮上细细描画,每一笔落下,人皮便鲜活一分。
画毕,女子将人皮拎起,往身上一覆,转瞬之间,又变回了那个楚楚可怜的少女。王生看得浑身发抖,腿软得几乎站不住——原来他带回的,竟是个披着人皮的恶鬼!他连夜去找那位道士求救。
道士见他来寻,早已料到:“此乃恶鬼,以人皮为衣,专门诱惑男子,取其心脏为食。你若再晚来一日,便回天乏术了。”说着,道士递给王生一道符咒,“你将这符咒贴在房门上,可保你一时安全。我明日再来收它。”
王生接过符咒,跌跌撞撞地回了家,将符咒贴在别院的门上。到了夜里,他听到别院传来刺耳的嘶吼声,像是恶鬼发怒。次日清晨,他胆战心惊地去看,只见房门上的符咒已变成灰烬,屋内空无一人,地上只留一滩黑血,散发着腥臭。
道士赶来后,叹了口气:“这恶鬼狡猾,竟破了我的符咒逃了。它定是记恨你,今夜必会再来害你。”说着,道士又画了一道更强的符咒,让王生贴在自己卧室的门上,再备一把桃木剑,嘱咐他夜里无论听到什么动静,都不要开门。
入夜后,王生手握桃木剑,缩在床角不敢入睡。三更时分,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接着是女子的声音:“王郎,我知道你在里面,快开门吧,我有话跟你说。”王生想起道士的叮嘱,咬紧牙关不回应。门外的声音渐渐变得凄厉:“今日我要取了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