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和珅(2 / 3)

苏陵阿、伊江阿等人分别担任尚书、巡抚等职,和珅的势力遍布中央与地方关键部门。此时的和珅,掌控科举、盐政、税关等领域,被朝野私下称为“二皇帝”。

和珅的贪腐并非个人受贿,而是构建了以权力为核心的“产业帝国”。他利用职权,在京城及各地开设75家当铺、42处银号,其当铺利息高于同行两成,银号垄断京城汇兑业务,官员俸禄、地方贡品多通过其银号周转,从中赚取高额利润。

在贸易领域,和珅掌控丝绸、茶叶、盐引等官府专营资源。江南织造局生产的上等丝绸需先供给和府,剩余部分才能送入皇宫;福建、浙江的茶叶需经其商行收购后外销;两淮盐引全部分配给依附于他的盐商,盐商需将利润的三成作为“孝敬银”上交和珅,仅两淮盐商每年的“孝敬银”便达一百万两。

和珅还与海外势力有商业往来。通过广东十三行,他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展贸易,将中国丝绸、茶叶售予对方,换取英国钟表、玻璃器皿等洋货,再高价转售给京城贵族,东印度公司每年需向其支付“管理费”,最高达五十万两白银。此外,他在广州、上海等地购置大量商铺出租,每年租金收入二十万两,在直隶、山东、江苏等地拥有良田八千顷,年收租十五万石粮食。

据《和珅犯罪全案档》记载,和珅的财富形式包括不动产、金银、珍宝、古玩等。其位于京城的府邸(后成为恭王府)占地六万平方米,房屋三千间,内有金丝楠木楼阁、紫檀木隔扇,陈设历代帝王字画(按律官员不得收藏,属僭越);库房藏有赤金六万两、纯金元宝一千枚(每枚重五十两)、白银九百万两;地窖中存有熔成金条的安南(今越南)进贡金佛,卧室中私藏皇帝专用的珍珠朝珠。嘉庆帝查抄时统计,其总资产约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廷十五年财政收入。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帝为兑现“在位不超过康熙六十一年”的承诺,禅位于十五子颙琰(嘉庆帝),自称“太上皇”,但仍掌握朝政大权,和珅依旧受其倚重,继续担任领班军机大臣。

嘉庆帝早年便对和珅的贪腐与专权不满。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嘉庆帝欲召其师朱珪(时任福建巡抚)回京任大学士,和珅得知后,在乾隆帝面前进谗言,称“朱珪与嘉庆帝过从甚密,恐有结党之嫌”,导致朱珪被调往浙江,嘉庆帝亦遭乾隆帝告诫。此后,嘉庆帝表面对和珅保持恭敬,甚至在朝堂上称赞其“办事得力”,暗中却命朱珪、王杰、刘墉等大臣收集和珅罪证,等待时机。

乾隆禅位后,和珅“挟太上皇以号令皇帝”,凡嘉庆帝的旨意需经其过目后下发,军报、奏折需先送和府再呈乾隆帝,嘉庆帝任命亲信的提议多次被和珅驳回。即便如此,嘉庆帝始终隐忍不发,直至乾隆帝驾崩。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1799年2月7日),乾隆帝在养心殿驾崩,享年八十九岁。同日,嘉庆帝以“总理丧事”为由,将和珅留在宫中,切断其与外界联系;密令朱珪从安徽回京,王杰、刘墉等人控制刑部、大理寺等司法机构。

正月初八(2月12日),嘉庆帝下旨,历数和珅“贪赃枉法、结党营私、欺君罔上、僭越礼制”等二十条大罪,革除其所有职务,逮捕入狱,关押于刑部大牢。同日,命王杰、刘墉率军查抄和珅府邸及各处产业,查抄清单显示

最新小说: 崇祯之军火大明 第一权臣 人在贞观,科学破案 穿成星际天赋废,靠种田养家糊口 寒门状元 大周:帝国之王霸天下 你管这叫恋爱选项?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女帝:别闹,朕怀孕了! 大明,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