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撕开口子直接遁去,丝毫不带犹豫的。
整个过程虽然惨烈,但实际上十分迅速,圭圣军从出现到突围也就一刻钟多,城上的军民先是被战场上的激烈厮杀震惊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得知清军大将已死,顿时全城欢呼雀跃,这欢呼声仿佛要冲破云霄,士气大振。
于堂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去的圭圣军,不禁盛赞道:“谭将军真是英勇非凡,此番立下大功,实乃我静海之福啊!”而一旁的王彪看着谭威再次立下赫赫战功,心中却充满了怨恨,他握紧了拳头,脸色阴沉得可怕,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与嫉妒。
清军主帅战死顿时群龙无首,士气大减,此时各地援军的前锋已经逼近冀东,静海城的防守又异常顽强,圭圣军还在外线不断骚扰,种种不利因素让清军陷入了绝境。在权衡利弊之后,清军几位副将决定趁夜北撤。随着清军的撤离,静海之战终于落下了帷幕,这场残酷的战争,给静海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但也无形中改变了历史走向。
静海之战以清军的失败而告终,圭圣军在这场战役中如同鬼魅,成为了静海百姓心中的英雄之师,然而谭威并未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他深知战争虽然结束,但军队此次实战暴露太多问题,战斗的硝烟还未完全散去,他便一头扎进了军营,全身心地投入到军务处理之中。
于堂作为静海的地方长官,见识到了圭圣军的重要性,也明白谭威在这场战役中的关键作用,为了拉拢谭威及其麾下的圭圣军,他特意准备了丰厚的奖赏。
静海道衙院内,于堂私宴谭威,酒过三巡时机差不多了,于堂拉着谭威的胳膊似乎是推心置腹。
“谭将军,此次静海之战,全靠贵军奋勇杀敌,才得以保全静海。这是一点心意,还望将军笑纳。今后你我凭此功,定能步阶金銮,咱兄弟一定要多多扶持呀。”于堂满脸堆笑,将奖赏清单递到谭威面前,他本就是后勤大员,借花献佛的事还是很容易做的,至于之前,那不是没有,是不想有,这军资宽裕不宽裕,于堂自己说的算。
谭威心中明白于堂的意图,他不动声色地接过清单,微微一笑,客气地说道:“于大人客气了,这都是将士们的功劳,我谭威不过是做了应尽之事,今后末将还要大人多多扶持呢。”表面上谭威对这些奖赏欣然接受,对于堂的拉拢也是应下了,可实际上他只是虚与委蛇,谁不知道谁呢。
回到军营后,他毫不犹豫地将奖赏全部分给了军士们,不仅如此,他还自掏腰包,为在战斗中牺牲的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并郑重宣布,以后每逢战事,抚恤金将成为一项固定制度。
“弟兄们为了保卫静海,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家人,我们绝不能亏待!”谭威的话语掷地有声,温暖了每一位军士的心,此后圭圣军奉养遗属的规矩成了建制。
随后谭威亲自前往伤兵安置的山村,将伤兵们接回军营,看着那些受伤的将士,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心疼。他还吩咐士兵,把缴获的无主耕牛分给那些在战争中掩护伤兵的农户。
“这些农户在危难时刻帮助了我们,我们不能忘记他们的恩情。”谭威对部下潜移默化的宣扬军民鱼水情,这个在乱世很重要,圭圣军要把名声在百姓间传开,为以后的人民战争打基础。
可圭圣军毕竟成军时间较短,许多后勤保障体系还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