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兵器、军旗等物品一一整理好,准备送回静海。
随后为了避免遭遇清军主力,他们迅撤离了战场。
圭圣军大捷的消息如同甘霖,迅传遍了静海全城,百姓们奔走相告,整个城市瞬间沸腾起来,鼓舞起了极大的信心。
街头巷尾,人们都在兴奋地谈论着这场胜利,对圭圣军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都言圭圣军不愧是“归胜军!”
。
在徐府中,女眷们也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此事,徐夫人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对身旁的女客们说道:“这场大捷可真是大快人心!
谭威将军实在是英勇非凡,我一定要为他上香,感谢他保我们一方平安。”
这时一位年轻女子英娘却轻轻皱了皱眉头,这正是谭威之前多次遇到的那位佳人,她疑惑地说道:“想不到那个谭将军并非粗鲁莽夫,看来还真有一番本事。”
徐夫人听后,一脸疑惑地看着英娘问道:“英娘,你为何这般说?谭威将军此次立下大功,众人都对他称赞有加啊。”
英娘微微抬起下巴,神色有些矛盾道:“这次本来是王彪将军的安定军出城克贼的,不想谭将军主动请缨,打的也是远道而来疲惫力竭的满清先遣队,自然谁去谁胜喽。”
她话虽这样说,但是心中对谭威还是有了些好的心印像,毕竟这都是王彪跟她解释的,徐夫人等都是大宅里泡出来的,自然猜到这小娘子是被人罩了,那人手段也幼稚,便笑笑不再说什么,只是看着英娘的眼神有些怜悯。
她本是宗室之后,随宗本面圣回去的路上,路过静海便在这徐府小住,因为这英娘与徐家小女曾在京城结为闺兰。
于堂深知底细,就安排那王彪一路守护,王彪自然殷勤备至,时常在她面前提及谭威的种种不是。
久而久之自然就先入为主,对谭威印象不佳了,可这次虽然王彪解释了一番,但这英娘又不是三岁小孩,对明军和清军的战力还是有数的。
圭圣军胜利归来,迅回到城外校场驻地,士兵们虽然脸上还带着胜利的喜悦,但丝毫没有放松警惕,立刻开始布哨,以防清军的偷袭。
谭威则与张龙、汪达拿、奚广昆等一众将领齐聚营帐,商讨下一步的战略计划。
营帐内气氛严肃而凝重,谭威神色凝重地开口说道:“此次初战,我们虽取得了大胜,但不可否认,还是有不少伤亡。
而且清军主力并未受损,此地已不再安全,我们不宜久留,不怕清军围城,就怕他们围点打援。”
张龙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建议道:“将军,我认为我们可以到外围去打击清军的补给线。
如此一来,既能削弱清军的实力,又能避免与他们的主力正面交锋。”
汪达拿和奚广昆对视一眼,随后汪达拿站起身来,拱手说道:“将军,我与奚校尉认为,进城与城内守军合兵一处更为稳妥。
这样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共同抵御清军。”
谭威听后,陷入了沉思,他要求的军事会议,大家可以不分立场的畅所欲言,没有人会受责备,但是最终还是主将做主拿主意,而且一定定下,所有人必须严格执行,不能再有其他想法,所以谭威必须慎重。
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权衡着两种方案的利弊,最终他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