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间,用石灰抹缝,修造的凸凹有致,特别地牢固。
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就地取材了。
在火光照耀下,于虎选了一处看起来缝隙较大的地方,用剑把石灰抠出,然而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这块石头整了下来。
两个人把它抬起,来到石门前,喊了个一二三,向门砸去,哐当一声,石头落在地上。
石门纹丝不动。
用石头以硬碰硬的方式,或许能把石门砸烂,但不知多少次的撞击才能够成功,显然于虎没这个耐性。
几个人一商量,决定把门托起。
反正以前安装这门的时候,也是采取的这种做法
别人已经这样做过,证明这办法是可行的,别人能做到,他们也一定能行。
于是四个人一齐蹲好,做好准备,于虎喊了声起,然后人们一齐用力。
果然在危急情况下,人们的力量是无穷的,爆发力大的惊人。一下子,那扇石门被提到跨部那么高。
在一旁的另一个人早做好了准备,飞快地把身边的那块石头,送至那块石板下。人们手一松,石板轻松地落到石头上。
人为地制造了一个二尺多高的缝隙。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没有一点多余,堪称完美。
虽然高度有限,但人们从下边钻过,还是很容易的。
这已经很不错了,人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大一会儿,把于虎急的,第一个从门缝里钻了出去,在火把的照耀下,一手持剑,小跑着向前追去。
在他们经过大沙河底部那段最低洼的地方时,有脚脖深的水。于虎用水擦了一下脸,感觉精神了许多。
终于,跑到了尽头。
洞子进入了一个石屋一样的东西里面。
刚一靠近洞口,便感觉里面热浪袭人,并从里面喷射出巨大的火焰来。
原来里面燃起了大火。
从现场情况分析,这儿大概是出口了。
只有出口附近,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干柴。
点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阻上追兵,为逃跑赢得时间。
张龙的这一招,给于虎出了个难题。
人说水火无情,在他看来再大的水,都可以克服。
但是火海,你却不会轻易过去。
这热谁能受得了。
要是不过,又无法追回珍珠。
想到珍珠可能要永远离开他,他决定不顾一切,也要涉火过去救人。
几个随从看透了他的想法,一齐劝道:“这火烧得这么旺,人一进去,烟熏火燎,马上就失去知觉,千万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但是无论怎么劝,都阻止不了于虎过火海前去救人的决心。
他猛然想到,自己身上穿着了然的紫藤衣,这东西不怕刀砍剑刺已经被验证成功。传说他还有防火烧的功能,不知效果如何,正好趁这个机会测试一下。
况且现在帽子和袜子已经有了。
想到这儿,他不再犹豫,跑到那有水的地方,把新袜子穿上,幅子带上。
那帽子带上只留眼睛和嘴嘴巴,弹性很好,紧贴皮肉。往下一拉,正好到脖子,和上衣完美对接。
不需要时,往上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