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要换一个地方。
这样虽然安全了些,但是频繁地搬家,会使人产生一些很累的感觉。尤其王拴俊,是他们这帮人中,年龄最大的一个了。整日奔波,东躲西藏的,体力上受不了,近日身体状态不是太好。
尤其这几天,几乎天天转移,总感觉有人在追踪他,一向性情坦荡的他,也变得疑神疑鬼了。
这天,他跑到一个古庙里,准备在这儿躲几天。
旅社等人多的地方已经不敢去了,怕被人认出来,只能住在这样偏僻的地方。
破庙里多年不住人了,许多大殿都成了危房,平日没人来,他认为这样的地方才安全。
反正又不是长期住,过几天又换地方了,因此荒凉不荒凉的也无所谓,只要安全就行。
然而他还是大意了,完全忽视了康熙抓他这帮人的决心。
夜里,外边忽然灯火齐明,喊叫声惊醒了他。他知道情况不妙,便提着刀,跳上了房顶,见寺庙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
人群中一人高喊:“王拴俊,你已经被包围了。若识时务,就赶快放下武器。朝廷大德,或可饶你不死。”
正是于虎。
原来为了追捕张信这些人,于虎在这些人经常活动的地区,布置了大量的暗探。这些人或扮做货郎,或扮做游方郎中,四处打探消息。
今天一个扮做乞丐的暗探,听一个农夫说,有一个外地老农模样的人,跑入了庙里。根据描述,他判断这人是张信集团的重要人犯,于是赶忙找到于虎,告诉他在破庙里发现了重要犯人的踪迹。
于虎听后,让他回去继续监视,他则组织人抓捕。
他抓捕这些人已经有了经验,那就是:不在人数上占特别的优势,根本抓不到他们。
他马上向周边府县发出了求助信号。
很快,周边数个县的捕快蜂拥而至。半夜,一齐点上了火把,抓捕行动开始。
王栓俊虽然武艺高强,但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最后被抓获,连夜押往京城。
康熙听说抓到张信集团的重要成员,赶忙组织官员会审。要恩威并施,务必从他嘴里挖出张信等人的信息,把他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
开始王拴俊什么也不说,促架不住审讯官的连番轰炸,以及各种体罚,终于交代了一些康熙最关心的问题。
首先是几个月前,在一个秘密地点,久不露面的三公主出现了,他和张信私谈了很久,最后离去。
事后,张信向同伴们介绍了他和三公主谈话的内容。
在会谈中,三公主首先声明,从今之后,政治上的事她不再参与了,同时也希望张信等人,不要再以她的名义,鼓动民众发生兵变了。
认为当下的老百姓,也活的不容易,不要再让他们受刀兵之苦了,天下百姓现在最渴望的是天下太平。
张信含泪答应。
最后张信问公主,今后的去向时,她说她当然不愿意被康熙找到,成为政治上的工具。
她要去西北,找他的哥哥。
传说他的哥哥太子朱慈烺逃到了西北,她很想去见一见这个没见过面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