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是内陆自己崛起,有了自己的取向和风格。
到现在,娱乐圈玩的又是另一种资本运作模式。
哪怕是很多行内人,也说不清楚什么能红这样的玄学问题。
再说现在短视频兴起,全世界的传统影视娱乐圈行业都在没落。
都在审美降级,也不是他们一个的情况。
“谢谢大家的礼物!”
洛瑶站在镜头前,看了下屏幕上的反馈。
夸唱功的有。
夸音色的有。
夸漂亮的也有。
……
大家聊聊天听听歌,都很放松。
这正是洛瑶期待的直播间氛围,她唱歌跳舞,让大家开心,这样就足够了。
“接下来的是,唱跳组合,同样来自放学团的《bang!》~”
这个目前已经糊没了的泡菜女团,早年以这首军鼓乐受到好评。
洛瑶刚到首尔当练习生的时候,学的就是这些,还为此练会了打鼓。
小学没加入到管乐和打击乐组的遗憾被弥补了。
她的小学组建了行进管乐队——其实就是小学鼓号队改过来的。
老师从三四年级里选拔长得好看或者有基础的学生加入,每天训练,有活动时公开汇演,还会拉出去参赛。
她一直想和别人一样身前背着小鼓,两手拿着棍子敲敲打打,或者提溜超大鼓,时不时“邦邦”两下。
结果最后被安排当了小指挥。
玩小鼓和吹上低音号的梦碎了。
只能拿着“星星棒”在最前面领路,左手或叉腰或做别的动作,右手根据音乐节拍上下举起指挥棒,引导后面的学生根据节拍奏乐。
不过因为大部分小学生都不懂,很多还是那种零基础加入,所以大家其实并不会听从指挥棒指令,就自顾自把一首曲子吹拉弹唱完了。
所以,最后合奏出来的东西往往很惨不忍睹,要经过长期的练习,才勉强能听。
就这,还是在原地不动的情况进行演奏。
但他们是行进乐队,要带着乐器不断地往前走,时不时变换队形,其实对小朋友的体力也是个要求。
洛瑶当小指挥还好,只要记住所有动作和队形变换指令,拿着个指挥棒挥动就行。
那种敲大鼓或吹大号的就真的辛苦,跑完一趟大汗淋漓,好在队伍末尾的他们一般不像是前面人有那么多跑动要求。
《bang!》是一首节奏很明快的歌曲,原曲开场便是一群个高腿长的姑娘们在一块儿打鼓和走位。
端的是一种气势。
不是只有男生才可以被说帅,也不是只有男团的风格才是帅,女生不搞中性风,不学男生的样子,也有一样可以充满力量!
洛瑶把自己的小鼓架在身前,“邦邦”就是两下敲击。
“tRYdoitnow!youfollow?Yes!!Uh-ha~!
tRYpickitup!You’llnevercatch!!oh~No!
……”
我就是最帅的!
洛瑶的浑身上下都在对观众散发这样的语言讯号。
她熟练地“哒哒哒”敲鼓,打的正是这首歌的旋律。
而原版的编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