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能看穿每个人的心思。这位在朝堂上向来有着绝对权威的统治者,今日显得格外威严。
她微微抬起头,扫视了一圈清晰而坚定,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一般,在空旷的朝堂之中回荡。“诸位大臣,今日朝堂之上,有要事宣布。”她的声音在寂静的朝堂中响起,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巨石,瞬间打破了原有的宁静。
往事勾起怒火,惩处政令下达
华胥站在朝堂的高台之上,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的阴霾。她的思绪回到了前不久发生的那件事,姬姓族人和薰鬻族联合起来进攻君子国。那次进攻,如同一场噩梦,让君子国遭受了重创。
君子国原本是一个繁荣昌盛的国度,百姓安居乐业,贸易往来频繁。然而,姬姓族人和薰鬻族的突然进攻,打破了这里的宁静。战火迅速蔓延,房屋被烧毁,农田被践踏,无数无辜百姓流离失所。他们背井离乡,带着老人和孩子,在荒野中四处逃亡,哭声和喊声回荡在整个国度。
虞朝的声誉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周边的国家开始对虞朝产生质疑,认为虞朝无法约束自己的族人,导致了这场悲剧的发生。华胥深知,这件事不仅伤害了君子国的百姓,也损害了虞朝的形象和威望。
想到这里,华胥的心中燃起了熊熊怒火。她猛地一拍桌子,“砰”的一声巨响,在朝堂上回荡。“可恶的姬姓族人!”她大声怒吼道,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
紧接着,她迅速下达了一系列严厉的惩处命令。她的声音坚定而决绝:“即日起,驱逐虞朝朝堂之上的姬姓族人们,全部贬官撤职。即日起,姬姓族人不得参政议政!所有姬姓族人们的封地全部收回,限期搬出运城!”这一道道命令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之上炸开了锅。
大臣忧心谏言,君主思索对策
大臣们听到华胥的命令后,顿时一片哗然。朝堂之上,原本整齐有序的站位变得有些混乱。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声音逐渐汇聚成一片嘈杂的声浪。
有的大臣眉头紧锁,满脸担忧。他们深知姬姓族人在虞朝有着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力,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大的麻烦。有的大臣则低头沉思,似乎在权衡着利弊。他们思考着如何在执行君主命令的同时,又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随后,一位资历较深、为人正直的大臣挺身而出。他身着深蓝色的朝服,上面绣着精美的图案,显示出他的地位和身份。他拱手作揖,神情忧虑地问道:“陛下,这些姬姓族人们搬到哪里去呢?他们将以何为生?如今姬姓族人们也是虞朝的一股力量,如果不能妥善安置也会再度引起动荡不安!”这位大臣的话,代表了众多大臣的心声,一时间,朝堂之上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华胥的身上。
华胥听到大臣的话后,并没有立刻回答。她微微闭上双眼,陷入了沉思。她的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如何妥善安置姬姓族人,既能够惩戒他们的过错,又能够避免引起新的动荡。过了许久,华胥缓缓睁开双眼,目光坚定地说道:“将姬姓族人分成八百个部分,搬到于中国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浙江、安徽、台湾、湖北、江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等省、区。以及虞朝酋邦的日本、印度、东南亚、北美等地的海拔800-3850米山地林下吧,去那些地方种植水晶兰,用于虞朝的羌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