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煮好了,要搁锅里往外捞饺子了,你就去外面放去。
到时候,你不去放,娘还催着叫你去放呢。
娘说,那个时候,放炮最好最吉利了。
二哥一听,不知道咋办好了。
心思心思挠挠头,看看俺爹,看看大哥。
看看坐在炕上我,看看我身边放的拨浪鼓就上炕来了,二哥给俺说,三弟,你的拨浪鼓借给俺玩一会呀。
“行,二哥,俺借给你,你玩一会,得还给俺呀。”
“小抠,马小抠,还给你,俺不要,娘叫俺给你买的,俺不要。”
二哥说着就拿起小拨浪鼓来,就晃郎晃郎摇起来。
叮当叮当,叮当,噼噼啪啪,噼噼啪啪。
窗外,邻居家又响起了鞭炮声。
二哥听到这一阵子鞭炮声,再也坐不住了。
“大哥,走啊,看人家放鞭炮呀。
看人家放鞭炮,有没有嘣掉的,咱去捡两个呀。”
二哥说着就跑出去了。
“哎,老大,你二兄弟跑出去看人家放鞭炮去了,你快出去看看,别叫人家放的鞭炮,崩着他了。”
“他去看了,爹,我去叫他,他不一定回来。”
“你去吧,你去了,你说我给他从那挂鞭炮上给解几个,让他点小蜡去放呢,他就回来了。
你娘也真是的,心眼子也太实了,刚才,二孩子给你说,你就给他从那挂鞭炮上摘下几个不就完事吗?”
大哥去了,大哥到外面邻居家,给二哥一说,二哥就腾腾地跑回来了。
一边跑还一边喊呢,俺回来了俺回来了。
俺娘一看俺二哥回来,就赶快说,儿子,二,我给儿子拿鞭炮,我给拿鞭炮。
还是你爹懂,你爹说咱三十晚上也得放点鞭炮。
俺娘说着就把炕头炕的鞭炮挂上,解掉二十来个。
解掉了就赶快给了大哥,二哥。
俺爹看到两个孩子那么听话,就说道:“对,三十晚上放,叫辞旧岁;明天早上放叫迎新春。
今年,咱家刚搁山东来,没钱,赶明年,有钱了,多给俺孩子买点。”
“啊,爹,俺和俺大哥现在就辞旧岁去,明天起五更煮饺子的时候,俺和俺大哥再迎新春。”
俺娘一看两个儿子高兴起来了,就赶快叫俺大哥点一个小蜡烛。
告诉,放鞭炮搞蜡烛照着点亮。
包饺子了,俺家包饺子的家伙事儿啥也没有,那个时候,东北人包饺子也没有面板,都是在吃饭桌子上擀饺皮子。
哪个时候吃饭桌子都是小炕桌。
俺刚来,这吃饭桌子俺家也没有。
没有吃饭桌子,也没有擀面杖。
俺娘拌好饺馅子,和好面,说是叫面饧一饧,实际就是在等东家王大娘的吃饭桌子呢。
现在俺娘看到王大娘家的晚饭吃完了,估计他家用桌子擀皮包饺子还得一会儿。
因为王大娘家吃完饭还得刷锅刷碗呀。
俺娘一看王家吃完饭了,就赶快借过来,借过来吃饭桌子,借过来擀面杖。
就快的包起来。
包,俺娘叫大哥二哥都帮忙,俺娘说人多包地快。
俺娘擀皮子,叫俺爹,俺大哥,俺二哥三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