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毕老师的弯弯绕
媒人,在以前,也叫媒哄,媒哄媒哄,从中作梗,说成就成,不成也能在两边蹭吃蹭喝。
上一章说老毕,毕老师来给我二哥说媒,说王家的姑娘,俺爹俺娘对他说的王家姑娘有些质疑,他支支吾吾,俺家说叫他回去再去王家了解一下。
实际上老毕,毕老师不用去了解,王家的情况人家王家早就给他说明白了。
这老毕呢,就是揣着明白,故意说糊涂。
说糊涂,再破解,那就显得有水平。
故事从头讲起:先说王师傅家,他确实没有子女,就老两口。
他原本是富锦县农机的,在十几年前,县农机下派,公社成立拖拉机管理站,他来到我们这,可是十几年过去了,王师傅年岁已高,也就退休了。
退休了,身体也越来越差了,在一九七四年春天,老两口就有了打算,想着身边应该有个孩子了,万一有那么一天,好有个依托呀。
就这样,于是,王师傅就想起来了富锦县里的弟弟,弟弟是富锦电厂的厂长,弟弟家有四个子女,两个姑娘,两个儿子,王师傅就想着过继一个,王师傅原籍是关里山东的,这个想法也符合关里的规矩。
王师傅一说,老伴很高兴。
王师傅这就找到了富锦的弟弟,王师傅给弟弟一说,弟弟也是非常高兴,说,哥哥我早就有这个想法。
我心思我说早了,怕你和我嫂子不高兴。
这哥俩一说,在弟弟家小酒一喝,那哥俩就商量吧。
商量,按照关里的习俗有男孩的得先说男孩。
这王师傅弟弟家就有两个男孩,要看这情况不是正好吗?有俩男孩,老哥俩一家一个。
可其实不然,弟弟的大儿子在部队当兵,还是个连长,不知道何时转业。
王师傅说,那我就要小侄子吧,弟弟说了,小儿子是知识青年,去年高中刚毕业,就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乡了。
咱这个时候叫小儿子回来,我不犯错误吗?我是党员,我是电厂的厂长。
王师傅说那不行,咱不能犯错误啊,弟弟说那就看这两个姑娘吧。
说,哥俩先说大姑娘,大姑娘二十三了,在富锦机关上班,已经有对象了。
弟弟说,哥这姑娘有对象了,不好办呀,我给问问吧,弟弟一问,姑娘不同意,对象不同意。
王师傅说那就要这个小姑娘吧,小姑娘才十四,上初中呢,小姑娘说我还上学呢?
王师傅和弟弟说过继一个孩子的事,没说成,回来老伴大不高兴,唠叨了好多天,唠叨完,老两口还得琢磨呀,这一琢磨,这老两口就想起了老伴有个弟弟。
弟弟家有几个子女。
王师傅老伴屈指一算,弟弟家有五个孩子,一个男孩,四个女孩。
可弟弟不在这东北,在山东呢。
在山东那也得联系啊,联系,那个时代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写信。
写信,写吧,王师傅给内弟,写信了,写信给内弟说了很多好话,也说明了他和老伴的想法。
内弟接到信后,对家里几个儿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大的是姑娘,已经订婚了,不能来东北了。
二的是姑娘,也二十二了,三的是儿子,岁数才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