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像一些紧俏药还是比较短缺的,但常见的风寒、外伤处理基本能保障。”
他顿了顿,继续汇报:“费用上,按照您的指示,我们实行的是成本价加政府补贴。”
“自从老百姓手里分到土地后,生活也是改善了不少。”
“普通看病抓药,老百姓只需要付很少的钱,特别困难的经过核实可以获得相应的减免,甚至是免费。”
“另外,我们正在每个村培训一两名‘卫生员’,教他们处理小伤小病和识别传染病,效果初步显现。”
“就是……就是合格的医生和药品还是太少了,尤其是盘尼西林,听说效果神奇,但我们这里根本没有。”
宋明远认真听着,不时追问细节:“卫生员培训了多少个村了?接生婆培训了吗?!
新生儿成活率有没有统计?!”
面对宋明远一连串的问,罗杰都是一一作答,虽然有些数据记得不是百分百精确,但能看出是切实做了工作的。
问完了医疗,宋明远又指向村里几个在远处好奇张望、衣服洗的有些白的孩子。
“学校呢?!”
“我记得三令五申的强调,鲁省要尽快全面恢复教育,至少让适龄孩子有书读。”
“柳林堡的孩子,现在有多少能进学堂?老师是从哪里来的?校舍又是怎么解决的?!”
了解宋明远的人都知道,他的问通常都是一连串的。
至于为什么是一连串,原因很简单。
先一连串的问,如果被问的人是个贪官或者是个不作为的官员,那么他就要想方设法的编谎话来圆之前的话语。
在这个过程中,编着编着就有可能直接露馅了。
但对于真正干实事的人来说,这些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总座,学校我们已经办起来了。”
“利用原来一个地主家的祠堂修缮了一下,做了镇小学。”
“老师主要是原来村里的一位老秀才,还有就是我这样从泰安大学成班毕业的学生,轮流来兼任文化课老师。”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们收了大概八十多个孩子,分两个班上课。”
“课本方面是专区统一印的简化版,不收取学费和勤杂费,只是象征性收点书本费。”
“但是,”
说到这,他叹了口气,“很多家里还是觉得孩子是半个劳动力,能帮着干活,不愿意送来。”
“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情况也在一步步好转,但离全覆盖还差得远。”
“而且,像我们这样离县城还算近的镇子都是如此,合格的专职教师实在是太难找了。”
“就更不要说……”
罗杰的话没有说完,宋明远等一行人都知道他要说什么。
不过这一切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泰安大学这边是有老师,但都要先紧着周边的县使用。
而且,大学里面的老师更是不能轻易进行调动。
所以,这也就导致下面的地区,除了县城以外,基本上没有专职老师的存在。
宋明远沉默了片刻,看着那些孩子清澈又带着野性的眼神,沉声道:“困难我知道。”
“但再难,教育和医疗这两件事事关百姓的根本和未来出路的事,必须咬牙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