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知道北伐希望渺茫,但之所以一直坚持,一来是为了报答丞相的识人之明,二来,则是想要帮助他连见都未曾见上一面的汉昭烈帝来恢复大汉的荣光,像这等忠义之士,李忧是绝对不想辜负他的!
所以,
他才会让姜维当这个凌烟阁的最后一人,
虽然蜀汉的那段历史,现在的政务厅中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即便是现在,姜维的战绩,也足以作为入凌烟阁的标杆了!
“说到底,还是人家孩子自己争气,在战场上打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功劳,连曹公对他都是赞不绝口!”
,
李忧摇了摇头,看向众人道,
“说实话,我对曹公麾下的一些将领能排在他前面,颇有微词,但这种时候,也不要计较这些就是了,表彰功臣,稳定军伍,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
“只是这样一来,能入凌烟阁的人,确实是有点多了!”
,
荀攸点了点头,似乎是在思索,不过在片刻过后,这位以奇策见长却在政务厅干了十数年的先生便决断而道,
“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咱们的将军为大汉征战,难道还不能表彰表彰了,伯川这个主意,我坚决支持,具体的名单,也由伯川自己思索吧!”
,
“这个不急,到时候咱们一起研究就成!”
,
李忧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三公九卿,咱们已经搞的差不多了,剩下的事,无非就是完善这些制度的细节,同时让大汉能够持续稳定展下去!”
,
“对了,那个劳什子的举孝廉和九品中正制,找个时候便废除了吧,科举制度已经展的相当完善了,虽然有缺漏,但一切都慢慢来,制度上的问题,肯定也会补全的!”
,
“嗯!”
,
贾诩点了点头,轻声说道,
“我们如今的大汉,毕竟是曹公和玄德公联合之后才逐步形成的,以前在曹公治下,确实有大部分的地区还在实行举孝廉、九品中正制的情况,虽然之后主流选拔官员的方式,已经被我们更替成了科举考试,但为了稳住一些地方势力,我们还是保留了极少的名额!”
,
“但现在,科举已经实行好几年了,为了公平,日后自然是应当一视同仁,要是有人敢蹦跶,就交给我来解决便是!”
,
“有文和这句话,我可就放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