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为了搞清楚标准,为了验证你的地位,你会反复实验。
越是不懂,就越好奇。
好奇心害死猫。
这里又不得不提到“关注理论”
。
你越是关注某个人,他对你产生的影响就越大,就越容易操纵和控制你。
他们隐藏自己的衡量标准,本质上就是在博取关注,让人们主动去探寻他,主动去关注他,以达到操纵别人的目的。
在单纯的情感关系当中,你可以选择搞不懂就算了,把这人定义为“性格古怪”
,然后一走了之。
但是一旦涉及到利益,事情就会变得复杂百倍。
哪怕是家庭这样的非强制绑定的社会关系,也根本就不是那么容易挣脱的,更不要提更复杂的利益纠纷了。
一旦碰到这样的人,在与他相处的过程当中,你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搞懂他这个人,然后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被操纵和消耗。
要说解法,大概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打不过就加入。
把自己变得古怪起来,可以称之为刺猬战法。
刺猬不是什么很强的动物,但是比起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起码在被吃之前能出一口气。
但是可惜绝大多数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还是那句话,情感自控力多半是天生的。
有些人就是过分感性,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那也就只能吃一堑之后再吃一堑了。
在大多数人和蝙蝠侠的关系当中,蝙蝠侠都是相对比较难懂的那个。
为了探索蝙蝠侠,人也花费了很多的精力。
人并不是情感自控能力不强,而是好奇心太重。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蝙蝠侠的。
而在不义人与不义蝙蝠侠的关系当中,蝙蝠侠出现了一个致命失误,那就是他暴露了自己的衡量标准之一。
“不杀人”
是蝙蝠侠的原则,也是他的衡量标准之一。
通常情况下,他不会去和谁说“因为你是我的朋友,所以你不能杀人”
。
他更不会去说“如果你杀了人,我就会直接把你踢出朋友的范畴,和你反目成仇”
。
就相当于这条标准,平时也是隐藏起来的。
至少人是不会想到的。
但是,在不义人杀了人之后,不义蝙蝠侠明显也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他暴露出了自己的衡量标准,把“我因为这事儿不喜欢你“变成了既定事实。
神秘之物显露出其本来面目的那一刹那,虚无缥缈的传言就都会被打破。
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也都会尽数归于虚无。
直白点来讲,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一旦不义人确定一切都无可挽回之后,他就不会再把精力花费在弄懂蝙蝠侠上。
而没人溜的哈士奇,能够造成多大的破坏,自然也不必多讲了。
所以,查尔斯并不去纠结杀人到底对不对,或者说漫威的人都不爱纠结这个。
作为心理学大师的查尔斯,更加直白且深刻的指出蝙蝠侠所犯的唯一一个错误——他没有保持住自己在两人的情感关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