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喃喃道。
杨若晴抿嘴一笑:“说是快了,都到了庆安郡,听说来了两位钦差大臣呢!”
“是么?那就好,那就好,咱老百姓有救了!”刘寡妇道。
杨若晴点点头。
“指不定沐子川也要回来呢!”她突然道。
刘寡妇讶了下,“啊?你从哪听到的?”
杨若晴道:“我猜的。”
“你儿子是个孝顺人,咱这里遭了水灾,皇帝都晓得了还派了钦差大臣下来赈灾。”
“沐子川肯定也听到了消息,他记挂你,必定会赶回来看婶子你的!”杨若晴道。
听到杨若晴这番话,刘寡妇又是欣慰又是期待,还夹杂着一些矛盾的东西。
“算算日子,我也好长时日没见他了,不晓得他在京城过得咋样!”
“要是赶回来的话……会不会耽误学业啊?哎,那个傻孩子……”
杨若晴听到刘寡妇的自言自语,还有这些矛盾纠结的话。
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娘孙氏。
想当初自己在南方,娘在家里,应该也是这差不多的心情吧?
普天下的父母,估计也都差不多的心情吧?
想念子女,却又唯恐耽误了子女的事情,哎,好纠结!
“对了婶子,你出村的时候有没有带财物在身上?”杨若晴突然问。
刘寡妇讶了下,“为啥问这个?”
杨若晴道:“婶子****窝在这小帐篷里不出去,或许不晓得。”
“村里有好几户人家都失窃了,有人浑水摸鱼乘乱打劫。”
“婶子要是带了财物在身上,要多提防点,贼可能就出在咱这些人里面。”
听到杨若晴这样说,刘氏愕了下。
脸上随即涌起惊慌和愤怒。
“一样米养百样的人,竟然还有这种败类!”她道。
“我那全部家当都让子川带去京城了,身上就剩下二百文钱!”
“晴丫头,这二百文钱,你暂帮婶子收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