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问:“为啥那人参上要绑根红线?”
杨若晴怔了下,想了想。
“听说,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俗和讲究。”
“在北方这些采参人看来,人参是天地山川精华所出,年份越深,越有灵气。”
“说是会幻化成小孩子,会跑掉,用红线将人参捆住,它就跑不掉咯。”她道。
“当真?”他来了兴趣。
眼睛亮晶晶的,还是头一回听到这种事儿,很新奇。
杨若晴道:“神话传说呢,谁晓得当真不当真。”
骆风棠道:“不如你把红线给松了,看它会不会跑掉?”
杨若晴笑了:“你个呆瓜,这些都信?”
“好了,不跟你说了,你趴了快一日了,都还没吃东西呢,我去给你弄点吃的来。”
……
在杨若晴的悉心照料下,骆风棠隔天就能下地行走了。
又过了两日,骆风棠的伤口都好得差不多了。
而侧院老嘎婆那边,杨若晴和骆风棠一块儿去清水镇,把怡和春里面一位对治喘很有经验的老大夫请来。
为老嘎婆把脉,问诊,开了三个疗程的药。
因为还有几日便要过年了,老孙头心疼大嘎公和老嘎婆回山麻烦。
留他们在这里一起过年,明年正月,再一起回孙家沟去拜年。
刚巧二十六,老骆家送年节礼来杨华忠家。
孙氏娘家这边,老宅老杨头那块,全都齐聚一堂,热热闹闹的摆了三大桌。
吃过了夜饭,众人都散得差不多。
&nbs
p;老杨头,老孙头,老孙头的堂兄,骆铁匠以及杨华忠还在堂屋抽烟,喝茶,聊天。
老嘎婆虽然上了年纪耳朵背,可却是小孩子心性,也喜欢人多热闹。
老人家坐在一旁的月亮形暖桶里烤火,孙老太坐在一旁赔着。
杨若晴来到后院灶房。
孙氏和大孙氏正在收拾碗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