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使用暴力将列国强行扭在一起行不行,行。
但前提是需要统一文字,思想,长短,从思想上彻底铲除这种差异,然后再连续出三代明君。
何其之难也?
说实话,当余朝阳首次想明白这个道理时,算是明白了什么叫煌煌大势非人力更改之。
秦国的灭亡不是偶尔,反倒像是必然。
见余朝阳沉默不语,江氏以为这是知难而退的表现,当即长松口气。
挺好的,至少不会白白丢了性命。
洒然一笑后,江氏转身就走,准备了断这段迟来的缘分。
谁料她的手腕却被死死攥住,见那人头也不抬道:“听见了吗?”
“去押那县令与陈氏公子来见我。”
随行护卫立马出列两人,躬身作揖:
“喏!”
护卫雷厉风行,眨眼就消失在茫茫黑暗中。
不过余朝阳深知,这只是治标不治本。
余县陈氏倒了,王氏、李氏、张氏就会冒出来。
只要有人在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就免不了会产生利益纠纷。
有利益纠纷,就一定会有徇私舞弊,这是人性本能,永远无法根治。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可要是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他能做的,只能尽可能见一个杀一个,尽可能的放缓贪污程度。
他为什么能屹立秦国权力之巅长久不倒?
嬴驷的信任是一个,但更多的还是白起、张仪、赢华赢疾两兄弟的鼎力相助。
若没有这些人,他又凭什么独断朝纲。
诚然,白起张仪等人或许不会贪污,可他们亲近之人呢?
层层相求,总有一天会求到他这里。
那他是拒绝还是答应呢,左右为难!
想避免这类事情,唯有由下至上连根拔起,用铁血手腕铲除一众虫豸。
那届时的问题又来了,空出来的大量基层岗位谁去填充?
诚然,这需要庞大的人才基数。
最好的办法就是推行他在楚汉时期推动的高考制。
只是吧…在楚汉时期都没能推动成功的体系,现在就行了?
秦国的处境,难啊!
余朝阳暗自思索着,不知不觉就又熬了一整夜。
当天空泛起一抹鱼肚白时,他回过神来,却瞧见在他十米开外跪着一位中年人。
那人他认识,为余大牛送葬时曾跟在队伍最后列,具体什么官职他忘记了,小角色没有注意。
注意到余朝阳的眼神,那人诚惶诚恐的起身,一路小跑来到跟前,旋即颤抖着递出一叠纸张。
纸张上有水浸痕迹,至于是泪水还是汗水就不知道了。
“禀,禀禀禀相国,这纸张记录陈氏扎根余县一切大小事宜。”
“陈老爷子老来得子又还是独苗,宠爱有加这才酿成大祸,其公子名曰:陈随阳。”
“下官管辖不严,还请相国大人开恩!”
听着县令的话语,余朝阳并没有着急回答,若有所思道:“如今这纸张可有全面普及?”
县令没有多语,只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余朝阳微微一叹,明白自已的政令又只是仅限咸阳以及附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