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的话,给搞得一步步动摇,最后踏上不归之路。
于是,一场明明是失败的战役,偏偏经过包装,得到了更加良好的效果。
一时间,主动报名敢死火箭驾驶员的小鬼子,越来越多。
终于能够从中进行筛选了。
不像以前,弱视、近视、残疾也得捏着鼻子进行培训。
而现在,很多身体很好的小鬼子也被选中了。
而3本56如今负责后勤总动员,他看到了敢死火箭的不足之处。
太消耗驾驶员。
“我们必须提高驾驶员的复用率!”
“只要能提高30%,就等于减少了3成的培训费用!”
“提高两倍,就等于减少一半。”
“如果能让驾驶员一直复用下去,理论上就不需要消耗更多的人了,可以让他们像飞行员一样,一直打下去!”
他在之前的战役中,全靠着3口的驱逐舰编队加敢死火箭,才挽回了失败的颜面。
其实他自己率领的战列舰和巡洋舰、驱逐舰编队,装备有足足上千枚敢死火箭。
仅仅是因为情报共享不足,导致没有及时出击。
想要出击时,麦国人的舰队已经后退,他们失去了攻击机会。
而现在,3本却有点庆幸。
没有让那些人出击。
他开始耐心研究。
一开始他看到了有人提交的报告:
“有线制导。”
“通过一根长长的导线,后方的人通过望远镜来确定方位,借助无线电的指令传送,控制尾翼,让火箭实现上下左右的方向改变。”
这个方法不错!
他下意识地赞同。
只是看了看技术难度,他又摇头了,至少要十年以上的研发时间。
帝国还能坚持十年吗?
他摇头将技术报告放在保险柜子里。
这是很有价值的一份。
有机会可以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慢慢搞。
难度是体现在导线的长度,指令的输入,自动控制技术……
许多技术是和计算机发展紧密相连的。
还有人提出了新方法:
“可以让敢死火箭分成三段。”
“战斗部在最前面。”
“人在中间。”
“后面的是动力部。”
“当瞄准到敌人一公里范围内时,进行脱离,让战斗部通过惯性制导的方式,去攻击军舰。”
“这样的准确度会下降,但却可以通过提高火箭的使用数量,来增加命中率。”
“因为驾驶员能多次复用,成本反而更加低廉。”
“随着工业原料从东南桠洲大量运来,现在工厂产能大量增加,反而是人员问题开始成为瓶颈。”
“尤其是熟练的驾驶员。”
“很好,这个方法可以使用。”
3本感叹道。
他回想起之前发生的事。
海上决战,在他的主导下,彻底失败了。
他仔细回想,这次为什么会失败。
其实还是因为双方的联络不通畅。
当南云发现了航母编队的时候,就应该果断发出消息,让他去带领战列舰去突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