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库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倚天屠龙之大明天下 > 第434章 京城对联大赛

第434章 京城对联大赛(1 / 3)

片刻后,一位身着蓝衫的年轻学子走上前来,拱手道:"

学生试对:窗前竹叶报平安"

陈子昂眼前一亮:"

好一个报平安!

梅传春讯,竹报平安,意境相合,平仄相对,妙!

"

蓝衫学子腼腆一笑:"

学生李文焕,平日最爱王维竹喧归浣女之句,故取竹为对。

"

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联大会在江南水乡拉开了序幕。

从"

一门天赐平安福"

对"

四海人迎富贵春"

,到"

春临大地百花艳"

对"

节至人间万象新"

,才子们妙语连珠,佳对频出。

更令人惊喜的是,不少围观的老百姓也跃跃欲试。

一位卖豆腐的老汉挤到前面,憨厚地笑道:"

老汉不识字,但听诸位才子对对子,也想起一句俗话——年年有余,不知能不能入对?"

陈子昂连忙拱手:"

老伯说得好!

这年年有余本就是吉祥话,我为您对个岁岁平安如何?"

老汉乐得合不拢嘴:"

好!

好!

老汉回去就请人写上,贴在我家豆腐坊门口!

"

这一幕引得众人会心一笑。

春联文化,就这样从庙堂之高,走向了江湖之远;从文人雅士的书斋,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门。

正月初一,苏州城的大街小巷焕然一新。

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红艳艳的春联。

有的是请书院学子题写的文雅之作,有的是市井百姓自创的吉祥话,还有的是商贾们祈求财源广进的生意经。

陈子昂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这满眼的红色,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成就感。

他想起了临行前周祭酒的话:"

文化之道,贵在传承。

你们读书人,肩上的担子不轻啊。

"

转眼到了正月初五,按照江南习俗,这是走亲访友的日子。

陈子昂随父亲拜访了几位故交,现几乎每家都在津津乐道地谈论春联。

有的夸耀自家请了哪位才子题联,有的炫耀子女对出了什么妙对,更有甚者,几位老先生竟然在酒席上即兴对起了联句。

"

贤侄啊,"

一位须皆白的长者拉着陈子昂的手说,"

你这次带回的不仅是春联,更是一种雅趣。

老夫活了七十多岁,还是头一回见苏州城这么有文气儿地过年!

"

随着走亲访友的人流涌动,春联文化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

那些返乡的游子,那些走亲戚的访客,无不把这一新鲜事物带到所到之处。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陈子昂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信。

信中,他的同窗兴奋地写道:"

京城如今不仅贴春联成风,连茶楼酒肆都兴起了对联擂台。

有商家悬赏百两白银征下联,引得四方才子竞相献艺"

读到这里,陈子昂不禁

最新小说: 后宫奋斗记 谁让他当列车长的! 我,远古赛亚人:从雄兵连开始 极道修魔传 我堂堂炮灰,会亿点技能很合理吧 敕勒歌:两魏英雄传 美漫:从霍格沃茨成为人间之神 拳之下 战灵腥雨录 我千亿富豪,叔叔高育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