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人,报名应试!
"
宋濂笑道:"
北方汉子,果然豪爽。
李默,你可知此次考试题目由陛下亲出?"
李默抱拳道:"
学生知道。
正因如此,才不远千里而来。
我李家世代务农,今日得此良机,定当全力以赴!
"
刘伯温心中暗喜,这正是陛下想要的效果——让天下英才,无论出身,都有机会为国效力。
报名持续了整整七日,礼部衙门前的长队从未间断。
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汇聚京城,一时间,京城客栈爆满,茶楼酒肆中处处可见学子们切磋学问的身影。
第八日清晨,刘伯温正在书房审阅考务安排,管家匆匆来报:"
老爷,门外有位自称王世荣的公子求见,说是太原王氏的子弟。
"
刘伯温眉头微皱。
太原王氏乃当朝权贵,与多位朝中大臣有姻亲关系。
他沉吟片刻,还是道:"
请他进来吧。
"
不多时,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人在管家引领下步入书房。
他面容白皙,举止傲慢,见到刘伯温也只是微微拱手:"
刘大人,家父王尚书托我向您问好。
"
刘伯温不动声色:"
王公子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王世荣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
实不相瞒,家父希望刘大人在此次科举中行个方便。
这是家父的一点心意。
"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礼单。
刘伯温看也不看那礼单,面色陡然严肃:"
王公子,科举乃国家抡才大典,岂容私相授受?请回吧。
"
王世荣脸色一变:"
刘大人,我太原王氏在朝中"
"
不必多言!
"
刘伯温拍案而起,"
莫说是太原王氏,便是皇亲国戚,也休想在老夫这里讨得半分便宜!
送客!
"
王世荣面红耳赤,悻悻而去。
刘伯温望着他的背影,长叹一声:"
科举之弊,在权贵干预。
陛下信任老夫,老夫岂能辜负?"
转眼到了考试前夜。
京城贡院灯火通明,刘伯温亲自带人检查每一个考棚,确保万无一失。
他命人用厚布将考棚之间的隔断加厚,防止考生交头接耳;又在每个考棚内放置清水和干粮,以免考生因饥饿影响挥。
"
刘公,已经三更天了,您该休息了。
"
宋濂劝道。
刘伯温摇摇头:"
明日便是大考,老夫怎能安心?宋公,你看这糊名用的纸封可够厚实?阅卷时绝不能透出半点字迹。
"
宋濂肃然道:"
刘公放心,下官已命人反复试验,绝无问题。
"
东方既白,贡院大门缓缓开启。
数千名学子在官兵引导下有序入场,每人需经过严格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