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此事后,刘宏不敢再轻易服药,太医们也不敢再用对症的猛药,即便遇到急症,也只敢给天子和宫内贵人们开些温养的补方。
……
另一边,左沅已临盆在即。
这段时间刘备一直在大肆撒币施粥。
由于一直在铸币撒币买粮行善,家里这段时间收支规模非常大,卞姬管财务已是手忙脚乱,当然没精力再管粮食的具体用度。
粮食出入过于频繁,而且为了减少运输损耗,很多时候都是就地买入就地消耗,很难核查。
于是就有人动了一点点小心思——买的粮食到底是不是这么多,用于施粥的粮食到底有多少,或者到底是不是用的这些粮,都只有负责施粥的人才知道。
前几个月一直有刘备和左沅亲自盯着,自然没出问题。
但五月份以后,左沅肚子大了,刘备也不再出门了,便把施粥之类的事务交给了各地卖粮的豪族。
从谁手里买的粮,就请谁帮忙施舍出去,打刘备的旗号就行。
算是双方都行了善,但刘备出钱。
托天子的福,最近流民越来越多,蓟县一带的事务刘备便交给了徐家代理,因为粮食也是从徐家买的,免得运输太远徒增耗费。
这就是那个与田豫定了亲的徐家,其家主叫徐茂。
徐茂的儿子徐邈和田豫算是同窗,他们都在蓟县的官学读过书。
大汉各郡其实都是有官学的,但有些郡没办起来,比如渔阳。
之前张纯家族一直把控渔阳县,渔阳郡其它县的士族若是不打算投奔张家,就都会到蓟县或涿县去就学。
鲜于辅也是在蓟县就学的,和田豫相识也是在蓟县——但他和田豫都不是什么好学生……
但无论如何,徐家还是因为这层关系与刘备的团伙比较亲近,之前也一直很配合刘备在广阳的事务,最先出粮出地安置矿工的也是徐家。
施粥给流民当然不是一直让流民在那吃饭消耗,流民都是要招收安置到西河当佃户或从军的。
刘备让手下人都成了地主,自然要大招流民做佃户,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会分头到各地招收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