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何不妥?公主们有了额驸也还是公主
有大清做为公主们的后盾,大清和公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只要大清一直强盛,那些男子便只能捧着公主们。”
弘昌这话让众朝臣听出了这个小皇帝的强硬
小皇帝对公主们的态度和太上皇的态度截然不同
皇上护短重情,而太上皇不管是什么在江山面前都可舍弃
这皇上也不知是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这皇上这么在意这些公主们,是不是不打算让公主们和亲?
这到时候要是蒙古那边要公主和亲,皇上会不会因此与蒙古那边闹翻呢?
朝堂上的气氛逐渐紧张起来。
那些原本打算借机弹劾公主们的大臣们,此时面面相觑,心中暗暗叫苦。
他们本以为皇上会因为公主们抛头露面而有所顾虑,
毕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女子本应深居简出,
如今公主们却大张旗鼓地办厂、办报,实在有悖常理。
但是,弘昌的强硬态度让他们意识到,这位年轻的皇帝与太上皇截然不同,
他不仅不反对公主们的作为,反而全力支持。
这可不行,皇上怎么能这么想呢
公主们若是只自自己弄点私产还没什么
偏偏公主弄的那纺织厂招收女工,这女子都去做女工了
谁来生儿育女,相夫教子,操持家里
有了这样的先例,女子还怎么安分的待在后院
这时又有大臣出来道
““公主们怎能招收女工呢?女子本应相夫教子,
操持家务,如今却抛头露面去工厂做工,这岂不是坏了纲常伦理?
长此以往,家风不正,社会风气也会受到极大影响!”
许多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敦亲王冷笑一声,反驳道:
“诸位大臣,你们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让女子出来挣钱养家,要么就是家中实在困难
或者是家里的男子无能,这才不得不逼得女子出门挣饭吃
她们不进厂做女工,难道等着饿死吗?”
年羹尧也开口道“纺织厂不招女工,难道让男子去纺布吗?
到时候只怕更会贻笑大方。”
傅恒紧接着道“皇上,奴才认为家风正指的是
家庭和睦、夫妻恩爱、子女孝顺。
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共同为家庭努力,就是好家力。
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女子只能待在家里。”
那些反对的大臣敦亲王,年羹尧还有傅恒怼得哑口无言。
弘昌也不耐烦听大臣们这些反反复复,毫无新意的理由
弘昌扫视全场:
“朕心意已决,公主们所做之事利国利民,谁若再无端指责,休怪朕不客气。”
说罢,他目光落在那些还想开口的大臣身上,眼神冰冷。
大臣们见状,纷纷噤声。
而张虎德虽没说话,但心里却把那些指责公主的人记在了心里
回去就让澜依查一查这些人的丑事。
澜依就是皇上的暗卫领,
张虎德心中暗想,这些大臣平日里道貌岸然,
背后却不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