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繁荣昌盛,因此,极受朝廷重视。
而一个县府的人员,当然不止这些,剩下的那些杂属还有很多,比如驿丞啊、狱吏啊这些的,此虽为正规编制,但不能叫作官,品级,代表着官。
萧远接着道:
“至于郡守,除秦州等重要地区,其他地方一律为正四品。”
以前的秦国郡守是三品,当然,这并不是降职,而是官制完善后的调整,权利还是一样的。
“郡尉、郡丞为正五品、特殊情况为从四品。”
“郡主薄、监察御史为正六品。”
“郡级中书录事为正七品。”
“郡典史、巡检为从七品。”
“文、狱、课、仓等属官,为正八品”
此郡县官制极为完善,而在中央官制上,亦有所改变。
丞相、御史大夫依旧为正一品。
废除了尚书令过大的权利,改为监督权,不再对四部有干预权。
工部、户部等四部尚书,为正二品。
章台阁大学士为从二品。
参知政事为正三品。
谏议大夫、治粟内史、廷尉、卫尉、少府令、郎中令、奉常、太卜、宗正等为正三品。
丞相长史、工部侍郎、御史中丞等,亦为正三品。
中书令史、内右史、参议等为正四品。
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如侍中、检校、都事等,都有所定级。
而在武官方面,众臣磋商之后,还未有万全的定议。
不过萧远已经给出了大致的框架。
即有特殊封号的将帅级别,一般都是一品、从一品或正二品。
比如武兴侯、上将军之类的。
下面是四征将军。
再是八骁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