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不可啊!”
“昌平君有功于秦!”
“就算政见不合,也不该直接免相。大王这么做,必会令诸多士人失望,后面又会有多少人投奔秦国?”
“就算大王真的灭楚,若他们知道昌平君受此不公,楚人又岂会心甘情愿的归顺秦国呢?”
秦王政冷冷的看着他们。
此刻只觉得好笑。
他都安排好了才跳出来?
现在不觉得已经晚了吗?
“寡人心意已决,勿复再言!”
“大王!”
“大王!”
“……”
看着他们接连跪倒。
秦王政冷漠抬手,“寡人正是念在昌平君有功于秦,才仅仅只是免相。待昌平君想通那日,寡人自会重新给他机会。尔等这么做,又是何意?”
“来人,全部架出去!”
“再有求情者,一律罢官夺爵!”
伴随着各种哀嚎声。
他们就被卫士全都拖出去。
公孙劫摇头叹息。
他就搞不明白这些人在想什么。
俗话说上什么山,打什么柴;进什么庙,念什么经。他们作为秦国廷臣,肯定要事事为秦考虑,除非说他们是他国间客。像这事,水工郑国就想的很清楚。
他们要真的眷恋故土,有报国之心,也完全能去楚国效力。你不能说自个是秦臣,然后还处处维护楚国,那你不是间客是什么呢?
就这种矛盾的心态,也难怪会令秦王震怒。其实真正为母国效力的人,秦王还是很尊重的。就好比说韩非,就算他被毒杀,秦王有时也会惋惜。
还有类似李牧,当初的赵国双壁。他不知杀了多少秦人,害得秦国付出了诸多代价。可秦王乃至上下廷臣,无不感慨于李牧的忠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