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高昌城的毁灭,是一声让整个西域大地,都为之颤栗的惊雷。
那么当这座城市在唐军的铁腕之下,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浴火重生之时,它所带来的则是一种比单纯的毁灭更具震撼力的心灵冲击。
距离城破之日仅仅过去了半个月。
但那座曾经充满了奢靡与腐朽气息的王都已经脱胎换骨。
城墙的巨大缺口并未被草草地修补。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更加高大也更加坚固的由新式水泥和巨石浇筑而成的崭新雄关,其上飘扬着大唐的龙旗与那面代表着“格物”
的黑旗。
城内,原本狭窄而肮脏的街道被彻底推平,一条条宽阔笔直的水泥马路如同灰色的动脉,开始在这座古老的城市里延伸。
在“以工代赈”
的政策之下,数十万原本因为亡国而惶惶不可终日的普通高昌百姓,此刻却成为了这座城市最积极的建设者。
他们或许还不懂那些复杂的“格物道理”
。
但却能最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新秩序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便是每日都能领到手的足以让他们养活一家老小的工钱与粮食。
当他们住进了由唐军工兵营帮助他们用新烧制的砖块和水泥建造起来的,远比过去那摇摇欲坠的土坯房要坚固、温暖、明亮得多的新居之时。
看向那些身着唐军军服的士兵的眼神也从最初的恐惧,渐渐地转变为了一种混杂着敬畏与依赖的复杂情感。
而就在这座充满了矛盾与新生气息的大唐安西都护府之内。
一场史无前例的西域诸国“朝圣”
大会也拉开了序幕。
焉耆王、龟兹王、疏勒王、于阗王……
几乎所有位于丝绸之路南道之上的大大小小的国家,其国王或储君都亲自带着自己国库之中最珍贵的礼物,如同听到了神谕感召的信徒一般,星夜兼程地赶到了这里。
他们不是来“朝贡”
的。
是来亲眼看一看那传说中能一日破城,如同神罚一般的“天雷”
究竟是何物。
他们是来亲口确认一下那个征服了高昌,却又在废墟之上建立起一种全新秩序的大唐太子,究竟是一头贪得无厌的恶龙,还是一位带来了变革的年轻神明。
然而,李承乾为这些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敬畏的西域君主们所准备的“欢迎仪式”
,却再次出乎了他们所有人的意料。
他没有在军营之中向他们展示那足以碾碎一切的钢铁军阵。
也没有在都护府的大堂之上,向他们炫耀那堆积如山从高昌王宫里缴获的金银财宝。
带着这些身着华服,养尊处优的君主们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格物之旅”
。
带他们去参观了那还在冒着滚滚浓烟,日夜不停地生产着水泥和砖块的巨大窑炉。
当一名工匠将一块刚刚凝固的水泥块递到焉耆王的手中时,那国王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也无法在其上留下一丝一毫的痕迹,他那张充满了震惊的脸,显得滑稽而又可笑。
城外那片由唐军开辟出来的屯田区。
当他们亲眼看到一名普通的唐军士兵,熟练地驾驭着那造型奇特的曲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