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年,之前让她和端妃一同操办朝瑰公主的婚事,大概率这两位公主中至少有一位要远嫁蒙古了。
在两者权衡比较之下,恐怕自己的淑和公主被选中嫁过去的可能性更大些。
此次若是蒙古王公会带着与淑和年龄相仿的小世子前来,那自己就必须得多费些心思去观察打量,为自己的女儿好好把关挑选了。
想到这儿,欣嫔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眸中流露出无尽的感伤。
她静静地凝视着窗下聚精会神念书的淑和,心中涌动着难以割舍的眷恋和酸楚。
她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从遥远的四川远嫁到这繁华的京城,离开了熟悉的故乡和亲人。
不久的将来,恐怕也要轮到自己的女儿了。
-------------------------
七夕节一过,大队人马便浩浩荡荡地朝着木兰围场开拔了。
钦天监挑的这个日子着实不错,天空晴朗如洗,薄云如丝,清风徐徐拂来,带来阵阵清爽,没有丝毫炎热之感。
先帝爷在世时,对前往木兰围场秋狝情有独钟。
自康熙二十二年起,几乎每年都会踏上这片土地,一路上还设置了许多行宫,以供休息。
此次出行,众人大概需要六天时间才能抵达承德的避暑山庄。
在山庄休整两日之后,继续前往木兰围场,整个行程大约要耗费十二天的时光。
车帘子半垂着,阳光透过帘子的缝隙,如金色的丝线般洒落在马车内,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座位上的皮毛柔软而舒适,散着淡淡的皮草香气。
车厢内的空气弥漫着一种宁静的气息,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平静下来。
马车在官道上行驶,并不算颠簸,黛玉手里捧着一本和蒙古各种习俗和风土人情相关的游记,看得津津有味。
“娘娘,您吃点儿果脯吧!
这是奴婢特意做的,您早上用的不多,还得好几个时辰才到行宫呢。”
紫鹃从旁边拿过一个精致的果盘,上面放着几块果脯,另有一杯玫瑰蜜水,还有几块糕点。
“咱们在外面,不方便泡茶,便饮些蜜水吧。”
黛玉笑着点头,从紫鹃手里接过杯子,浅浅啜着杯里的蜜水,酸甜的味道落了胃,在马车中久坐的烦闷感也清除了许多。
盘算着应该远离了城镇,黛玉伸手想掀开车帘,看看这宫外的模样。
“娘娘,这不合规矩啊。”
紫鹃有些担心,“到底那么多人呢。”
“本宫偷偷的,不妨事的。”
黛玉狡黠地眨了眨眼睛,“难道你不想看看吗?”
紫鹃咽了咽口水,其实她心里也是想看看这宫外的风景的:“那奴婢稍稍掀开一点,娘娘看一眼,咱们就放下来,切不要被别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