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需要考虑‘重构’。
不是推翻重来,而是在现有扎实的基础上,寻找属于你自己的‘内核模块’,逐步替换掉那些虽然稳定但限制了你的‘通用组件’。”
“这……该如何做起?”
林小鱼感觉沈问的话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但门后的道路却模糊不清。
“我们可以尝试用一种‘测试驱动开’的思路。”
沈问提出了一个新颖的方法,“暂时忘掉那些标准的剑招和心法。
你先在脑海中,或者用最基础的招式,去模拟、去‘单元测试’你理想中那‘意外之笔’应该具备的‘功能特性’——比如,更诡异的弧度?更突兀的加?更违反常理的力道变化?”
他引导着林小鱼:“不要追求立刻完美实现,先定义出你想要的‘接口’和‘效果’。
然后,我们再反过来去思考,需要修改哪些底层的‘灵力驱动’和‘精神引导代码’来支撑这些新特性。”
这是一个逆向的过程,充满了挑战。
林小鱼依言尝试,她闭上眼,想象着剑光以某种违背剑谱记载的角度骤然折转,或是剑气在爆前一刻骤然内敛然后叠加释放……
一开始,她只觉得灵力运转晦涩,精神难以集中,想象中的剑招如同空中楼阁。
但在沈问“弹幕视角”
的辅助下,他能“看”
到她灵力流动在尝试新路径时遇到的“阻塞点”
和“兼容性报错”
,并及时给出提示。
“这里,灵脉节点a3到b7的通道带宽不足,尝试拓宽或者建立旁路……”
“精神力指令在这里解析有歧义,需要更明确的‘函数定义’……”
“这个变化需要调用‘虚空灵纹’模块,你当前的‘系统权限’似乎没完全开放……”
沈问的指导不再是空泛的“感悟”
、“意境”
,而是具体到了“灵力节点”
、“精神指令”
、“系统权限”
这些看似古怪却直指核心的层面。
林小鱼依言调整,虽然过程缓慢且时有失败,但她能清晰地感觉到,那层束缚着她的、无形的“标准化外壳”
,正在被一点点地撬开缝隙。
数日的尝试后,在一次与沈问的喂招中,林小鱼心有所感,福至心灵,手中长剑刺出的轨迹在中途生了一次微不可查但极其自然的扭曲,剑尖震颤,仿佛瞬间分成了虚实难辨的三点,直指沈问招式衔接中最出乎意料的三处破绽!
这一剑,依旧快、准、狠,却完全脱离了宗门剑谱的藩篱,带着一种属于林小鱼自身的、灵动而诡谲的气息!
沈问猝不及防,全靠“极反应”
天赋和“弹幕视角”
的预警才勉强侧身避开,衣袖却被剑气划开了一道小口。
两人同时停住。
林小鱼看着自己的剑,又看了看沈问被划破的衣袖,美眸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刚才那一剑,并非她刻意为之,而是连日来“重构”
思考下,水到渠成的一次“意外之笔”
!
“成了……沈师弟,我……我好像摸到一点门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