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炼锻体诀》,而是决定先从那两瓶试验品丹药入手。
取出“淬体灵液(试验型-3号)”
和“煞气中和剂(未完成品)”
,沈问利用兑换来的工具和药材,开始了他的“逆向工程”
与“调试优化”
。
【弹幕视角】全开,分析药液成分和能量结构。
【真言系统】待命,准备在关键时刻进行“规则层面”
的细微干涉,辅助分析。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从“淬体灵液”
中分离出一滴,用各种方法测试其药性、稳定性、与不同属性灵力的反应。
“主材果然是引煞草和锻骨花,辅以地脉紫芝……嗯,地脉紫芝含量偏高,确实能稳定煞气,但药性过于沉滞,影响了吸收效率,而且成本……”
“能量结构存在三处明显冗余回路,可能是炼制手法问题,导致药力内耗……”
“与标准金煞之气模拟接触……反应剧烈,能量逸散率25,过高……”
他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尝试用更便宜、药性更活跃的“流萤草”
粉末部分替代地脉紫芝,并调整炼制过程中的灵力输入节奏,试图优化能量结构。
这个过程极其繁琐,需要极高的耐心、精准的控制力和……一点运气。
好几次,药液在调制过程中因为能量冲突直接报废,化作一团焦糊。
但沈问毫不气馁,每次失败都在【弹幕视角】下暴露了新的问题,为他积累了宝贵的“调试日志”
。
同时,他也开始研究“煞气中和剂”
。
这瓶药剂更不稳定,能量性质狂暴,显然是未完成品。
玉简中记载,长老是想炼制一种能在煞气损伤经脉后快修复并中和残留煞气的药剂,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平衡点。
沈问尝试分析其成分,现了几种性质冲突的灵草,难怪无法稳定。
“看来得先解决基础的材料兼容性问题……”
他陷入了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着,脑海中飞掠过各种药材的属性知识(来自藏书阁的阅读)。
除了研究和修炼,沈问也保持着一定的社交活动。
通过玉符与林小鱼、王大石、周璐等人保持着联系,了解他们拜师后的情况。
林小鱼在天剑峰进展神,据说已得到李慕白长老亲自指点一招剑法。
王大石在灵兽峰混得如鱼得水,成功与一头“石甲熊”
幼崽签订了契约,整天乐呵呵的。
周璐在丹鼎峰则有些吃力,丹道入门繁杂,她正在恶背各种药材性质和丹方。
唐陨……依旧没什么消息,估计是在疯狂练剑。
沈问也抽空去了一趟藏书阁,再次借阅了一些关于药材处理、基础炼丹、以及古代符文体系的玉简,为他的“优化项目”
补充理论知识。
期间,陈执事果然通过玉符联系了他一次,有一个小型阵法的稳定性测试需要他协助,报酬依旧丰厚。
沈问欣然前往,再次高效完成任务,并又提出了一个优化阵眼结构的建议,让陈执事赞不绝口。
日子就在这样充实而规律的节奏中流逝。
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