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习惯,甚至有些期待。
“莫师,各位长老,执事。”
沈问站起身,语气不卑不亢,“弟子以为,我们目前的作战方案,本质上是一个‘瀑布流开模型’。”
“瀑布流……开模型?”
众人面面相觑,这又是什么新奇术语?
“就是先定好完整计划,然后按部就班执行,缺乏灵活性和快响应变化的能力。”
沈问解释道,“比如,我们假设对方只有‘影傀’一人前来,但如果来的不止一个呢?如果对方临时更换了交接方式呢?如果他们在交接前就设置了反向侦察陷阱呢?我们的‘三组监视’方案,在对方拥有反侦察手段的情况下,很可能变成‘三组暴露预警’。”
那位提出监视方案的执事脸色有些不好看:“那依你之见,该如何?”
“我们应该采用更‘敏捷’的思路。”
沈问走到中央,用灵力在空中勾勒出断魂崖的简易地形图,“先,将整个行动视为一个‘项目’,核心目标是‘捕获或歼灭所有来袭之敌,并获取更多关于圣教的情报’。
围绕这个核心目标,我们不再追求一个固定的、完美的‘大计划’,而是将其拆分成多个可独立执行、快迭代的‘小任务’(sprt)。”
他指着地形图上的几个关键点:“比如,侦察任务。
我们不需要固定人员长时间蹲守,而是利用对环境干扰抗性更高的‘工具’——比如改造过的侦查型傀儡虫,或者附着特殊感应符箓的小型水生灵兽——进行间歇性、多点位的流动侦察,数据实时回传。
这样隐蔽性更高,覆盖更广。”
“再比如,主力伏击队伍。
不必全部提前潜伏在预设地点,那样容易被针对性探测,且机动性差。
可以分成几个‘敏捷小队’,携带短距离传送阵盘或遁地符,在确认目标出现后,根据指挥中心(由莫师坐镇)的统一调度,进行‘精准投放’,实现快包围。
这要求小队成员具备极强的协同作战能力和快反应能力。”
“指挥中心则需要一个‘数据中台’。”
沈问看向阵法院长老,“将所有侦察单元回传的信息、环境能量监测数据、甚至是我提供的‘能量异常波动监测’(即他的数据可视化能力),进行整合、清洗、分析,形成统一的‘战场态势感知图’,实时共享给所有行动人员。
确保每个人看到的都是最新、最全的‘需求文档’(战场信息)。”
会议室内一片寂静。
沈问这一套“敏捷开”
、“sprt”
、“数据中台”
、“需求文档”
的组合拳,把一群习惯了令行禁止、阵法压制的修仙大佬听得一愣一愣的。
有些概念他们能理解其意图,但那些古怪的名词实在拗口。
金石长老挠了挠他那如同火焰般的头,嘀咕道:“听着有点绕,但好像……挺有道理?就像炼器,不能光盯着一个部件猛造,得兼顾整体和突状况。”
莫长老眼中精光闪动,他抓住了沈问思路的核心:灵活、高效、数据驱动、快响应。
这确实比传统的固守待援或强攻硬打更适合此次行动,尤其是敌情不明、环境复杂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