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传输效率正常,无阻塞或泄漏。
符文烙印过程……
沈问的目光死死盯住了符文最终成型的那个瞬间!
他现了!
在灵墨与地火能量混合,即将在符纸上固化成型的最后一刹那,能量流会出现一个极其细微、短暂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抖动”
!
这个抖动的幅度非常小,频率却很高,像是信号传输中受到了某种极高频的干扰!
正是这个微小的“抖动”
,导致了符文结构在微观层面的不稳定性,使得部分符箓蕴含的灵力结构存在缺陷,成为了残次品!
“找到问题了!”
沈问收回目光,语气肯定。
“什么?找到了?”
赵执事又惊又喜,连忙追问,“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不在材料,不在地火,也不在阵法主体结构。”
沈问指向符文烙印的核心区域,“问题出在最后成型的那一瞬间,能量流存在一个极其微小的、高频的‘干扰抖动’。”
“干扰抖动?”
赵执事一脸茫然,“我们检测过能量流,非常平稳啊!”
“因为这个抖动的频率非常高,幅度极小,常规的探测手段很难捕捉到。”
沈问解释道,“就像一根琴弦,整体看是静止的,但实际上它一直在以极高的频率微小振动。
这个抖动,就类似于那种‘本底噪声’或者‘信号干扰’,平时无害,但在符文成型这个要求绝对精准的‘临界点’,它就成了破坏稳定性的元凶。”
“那……那这干扰是从哪里来的?”
赵执事信了大半,因为沈问的描述非常专业且切中要害。
沈问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开启解析视角,如同一个老练的侦探,开始追溯这“干扰抖动”
的源头。
他的视线顺着能量流动的路径反向追踪,掠过阵纹,掠过地火接口,掠过阵法核心……最终,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大厅角落,一个负责为整个工坊提供基础照明和部分辅助阵法供能的、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聚灵灯”
上!
那盏灯散出的柔和光芒中,蕴含着极其微弱,但与生产符阵主能量流频率略有差异的灵力波动!
就是这丝差异,通过某种未知的耦合效应(或许是建筑结构的共振,或许是地脉灵气的细微传导),在符文成型的关键时刻,对主能量流造成了那几乎无法察觉的“高频干扰”
!
“问题源头,是那盏灯。”
沈问指向角落。
“什么?那盏聚灵灯?”
赵执事和周围的符箓殿弟子都傻眼了。
那灯用了十几年都没事啊!
“应该是灯内部的灵纹随着时间产生了极其微小的老化或者积尘,导致其散的灵力频率生了漂移。”
沈问分析道,“这种漂移单独看毫无影响,但恰好与生产符阵的某个敏感频率形成了‘共振干扰’。”
“这……这也太巧了吧?”
一个弟子忍不住说道。
“不是巧合。”
沈问摇头,“任何复杂的系统运行久了,都会积累微小的‘熵增’(混乱度增加),导致不可预知的‘兼容性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