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平均修为筑基,面对可能存在的更高阶病毒体或幕后黑手,硬实力不足。
信息匮乏:对“归墟”
的全局分布、实力上限、背后是否还有更高级的“管理员”
或“病毒源”
一无所知。
技术壁垒:规则层面的操作尚处于摸索阶段,大规模“杀毒”
手段欠缺。
不可控因素:协调者处于低功耗模式,无法提供实时指导;任务可能触及世界深层秘密,引未知风险。
写完这些,沈问摸着下巴,对着白玉板开始了自言自语式的“需求评审会”
:
“所以,总结下来,我们接了个‘世界级杀毒软件’开的活儿,但目前我们只是个初创团队,手里只有个‘漏洞扫描器’(弹幕视角)和几个‘临时补丁生成工具’(规则插件),对病毒的‘全市场分布’和‘变种情况’了解甚少,自身的‘服务器性能’(修为)和‘代码库’(知识)也亟待升级。”
“那么,当前阶段的‘最小可行产品(vp)’目标就不是直接‘全盘杀毒’,那不现实。
应该是——建立本地威胁感知与快响应机制(phase1)。”
他思路清晰起来,在白玉板上写下phase1的具体任务:
情报收集(te11ing):利用现有权限,查阅宗门所有关于“归墟”
、“异力侵蚀”
、“上古秘闻”
的记载。
同时,通过百艺峰和万象峰的人脉,留意修真界近期出现的异常事件报告,寻找可能的“病毒”
爆点。
工具升级(too1enhant):优先研“bug检测仪2o”
,整合测灵石碎片、未知碎片(协调者)的部分功能,目标是能更高效、更远距离、更精准地探测“归墟”
能量残留和活动迹象。
同时优化“一语道破令”
,提升其“沉默”
效果和对邪秽之物的特攻。
能力提升(g):团队所有人,包括自己,要任务是提升修为!
筑基期实在不够看。
需要制定详细的修炼计划,并利用宗门资源加。
同时,深化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练习。
原型测试(prototypetestg):一旦“bug检测仪2o”
有初步成果,并现新的、小规模的“病毒”
迹象,即可进行小范围“杀毒”
测试,验证手段,积累经验。
“很好,项目路线图清晰了。”
沈问拍了拍手上的炭灰,对自己的规划十分满意,“那么,接下来就是分配任务,启动项目!”
他先拿出通讯玉符,在优化研究院的内部频道(一个简易的灵力传讯网络,苏小婉搭建的)布了“净土项目phase1启动会”
的通知,地点就在他的洞府。
不一会儿,林小鱼、王大石、苏小婉陆续到来。
沐青松虽然人在青木峰,但也通过玉符接入了“语音会议”
。
沈问将白玉板上的内容向大家做了详细阐述。
虽然“万界规则协调系统”
、“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