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芸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确实。
我们当时用了沈师弟你教的‘物理隔离’和‘协同协议’思路,效果很好。”
沈问一愣,随即失笑。
还真是,底层逻辑有相通之处。
他之前的指导,现在反而提醒了自己。
“多谢师兄师姐提醒。”
沈问笑道,“我大概有思路了,不需要强行融合,做个‘中转站’或者‘适配器’就行。”
“中转站?适配器?”
赵铁柱好奇地问,“听起来很有意思!
需要帮忙吗?我对能量传导和符纹转换还是有些心得的!”
墨芸也表示:“如果是涉及结构稳定和灵力回路刻画,我也可以帮忙。”
沈问心中一动,这不就是现成的“技术外包”
团队吗?赵铁柱擅长能量符纹,墨芸精通结构与回路,正好互补!
“太好了!”
沈问立刻打蛇随棍上,“两位师兄师姐,我正好有个‘外部缓冲结构’的设计构想,涉及到灵力通道优化和稳定性保障,能否请二位协助?报酬好说,贡献点或者后续‘产品’的联合署名权都可以!”
赵铁柱和墨芸相视一笑,他们本就对沈问的各种奇思妙想很感兴趣,能参与进去自然乐意。
“没问题!”
“乐意之至。”
于是,沈问的“bug检测仪2o”
项目,正式引入了“外包”
技术支持。
他将“中转法器”
的核心功能需求——稳定、低干扰、高兼容性的灵力与信息中转——告知两人,由他们负责具体的设计和制作。
他自己则专注于更关键的部分:如何利用“弹幕视角”
和自身灵力,构建起连接未知碎片、测灵石碎片以及这个未来“中转法器”
的“软件协议”
。
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帮手,研进度陡然加快。
沈问仿佛已经看到,“bug检测仪2o”
这个“杀毒软件”
的“扫描引擎”
,即将迎来质的飞跃。
(第312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