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依旧顽劣不堪丶任性妄为,结果突然来这麽一出,背后怎可能没有操纵指点?」
「难道还能继续撞大运不成?」
「现在京城已经有不少人在暗中猜测和议论此事。也有人开始明里暗里在探究着此人了。」
「所谓有得必有失。」
「那人此举的确以最好的效果替新帝收揽了民心,却也将自己推到风口浪尖上了。」道衍和尚道。
朱棣点了点头,目光一亮地看向道衍和尚,问道:「可有人探究到了结果?」
道衍和尚摇了摇头:
「有人怀疑是刘三吾丶詹徽丶傅友文这三个人,毕竟这段时间以来,原本关系并算不上太好的三个人频繁地凑到了一起,早朝上谏臣参奏的时候他们也都不大爱说点什麽。」
「不过这个猜测不靠谱。」
「以他们之能,还是不至于让私宅里那位阴沟里翻船的,且若是他们三人之手,陛下也不可能之前毫无察觉。」
朱棣有些遗憾地轻叹了一口气:「那当真可惜了,若是此人能转到明面上来,你我应对起来多少能轻松些。」
道衍和尚却不以为意地抿了口茶。
道:「不论此人有没有浮出水面,但只要大家都察觉到了这麽一个人在,对我们来说就是有利的。」
「首先,旁人的好奇心一定会让这个人显形,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再者,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自诩忠心于大明,甚至是只忠心于私宅里那位,只要知道有这麽一个人,不管这个人的身份是什麽,只要他是在窃居朱家的江山,此人便是不容于世的存在。」
「尤其是淮西勋贵,最容不得此人!只是我们现在依旧不知道那人到底是以什麽手段稳住淮西勋贵的,也不知道淮西勋贵之前是否知晓什麽。」
「但如果淮西勋贵之前并不知晓,那麽此人的出现,甚至可能引起应天府内里的混乱,这或许可以是出一个额外的收获。」
听到道衍和尚这话。
朱棣若有思索地沉吟了片刻,点头道:「不错!此前只有我们隐隐猜到了此人的存在,如今他为了获取更大的民心而隐隐将自己置于了明面上,便相当于我们会有不少助力!」
道衍和尚提醒道:「况且,我们还有最大的一张底牌!」
「父皇!」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