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能做大事的皇帝,哪个不需要点「刚愎自用」?又也哪个没被人骂过「独夫」?在他坐上这个位置的时候,便一早就有这些觉悟了。
然而,这里面终究还是有头铁的。
都察院右都御史袁泰,再次站了出来,面上带着坚定之色,道:「启禀陛下,微臣袁泰,有话要说!」
都察院的职责,上劝君王丶下参不法之臣。
原本这活该是作为一把手的「左都御史」来乾的,不过这个一把手却是詹徽这老油子,或许,也正是因为朱元璋嫌烦,这才把这个位置丢给了有眼力见的詹徽来干。
而袁泰站出来说出这话。
其他支支吾吾的人面上,竟是齐刷刷地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来,虽没说话,胜似在说:「呼……终于有人说了!」
朱允熥漫不经心地端起旁边的茶杯喝了口茶。
只在心中暗暗一叹:「特麽的又是这货,虽然我打定了主意,但看眼下这一群人……不让他们把要说的翻出来说一说,总是有人不甘的。」
如此想着,他也就没有说话。
袁泰目光一定。
当即开口对朱允熥劝道: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稍微投入些预算放在东南沿海一带,自然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如陛下所说,大规模增兵屯田,大规模练兵,却是不划算的!」
「东南沿海虽偶有倭寇作乱,可比起西南的苗蛮丶土司,比起北疆那些苟延残喘的前元鞑靼残部,以及瓦剌丶兀良哈……等其他非皇室蒙古部族同样野心勃勃地盯着大明……这倭寇却是最不值一提的。」
「微臣以为。」
「即便陛下为保我大明安稳,保我大明武功盖野,增加军费开支,提升军事力量……重点也当放在辽东丶大同丶宣府以及西南等地才是。」
「若是把重点放在沿海……只怕收效甚微啊。」
「请陛下明鉴!」
袁泰目光无比认真地陈析利弊,分析当前局势,顾及了朱允熥这个皇帝的面子。
也给出了相对「合理」的建议。
话音落下。
在场其他大臣立立刻便深以为然地点着头,又微低着头左右和其他朝臣交换着肯定的目光,均是觉得袁泰这话十分在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