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6章 什麽叫做,时代变了(4 / 6)

着玩儿的,不提也罢,不提也罢!

    而这念头打消了之后。

    朱元璋的矛头当然又双叒叕指向了朱棣那边。

    朱元璋目光一凛,道:「咱大孙一直在拖着淮西勋贵,把他们哄得很稳,现在老四和那搅屎棍和尚只愁没个说法和由头来挑拨他们,咱能做的,也就是尽量让这个消息落到死秃驴的耳朵里,好好帮咱大孙把这个疏漏给补上!」

    朱元璋的声音不大,却是格外笃定。

    说完,他端起茶杯缓缓喝了口茶,释然一笑道:「年轻人能想到这麽多丶做到这麽多,已经很好了。这麽长时间以来,他为此背负的骂名也不少,好不容易将此事公之于众丶洗清骂名,说话嘴快了些,也是情理之中。」

    然而。

    对于朱允熥来说。

    疏漏……?

    或许可以说他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但这绝不是他太着急。

    其一。

    红薯出土之际就立刻把其作用告知重要朝臣和武勋,他们心里便有一个心理准备和预案。

    如此,平日想事情丶做事情都会把这件事情考虑进去。

    有心的文臣会提前在心里规划,如何把红薯的好处应用到民生政务之中,怎麽去结合实际情况。

    武将会下意识提前在军中筛选出素质合适的种子选手,摩拳擦掌等着红薯种植普及开来之后带来的资源,以便随时开练,培养大明精锐……

    这是一个前期的细节铺垫和准备过程。

    在丝毫没有铺垫和准备的情况下,一道政令丶一个决定做下去,往往是很难立刻执行的。

    而朱允熥现在直接放出消息。

    简明要厄地告诉朝中所有文臣武将,自己不久之后要做什麽。

    他们有了心理预案,不自觉地就会悄悄完成这些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却不可或缺的前期准备工作。

    等红薯普及开来……

    朱允熥想要做的事情,便可以直接毫无阻碍地进入执行阶段。

    除了这方面的考虑之外。

    其二就是……朱允熥其实压根儿没把朱元璋考虑的情况放在眼里,甚至都没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nbs

最新小说: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大清隐龙 乱混聚树 游戏?还是哲学?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鹰掠九天 特工传奇之重明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火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