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计较。她缓缓抬起头,迎上朱重那双充满复杂情绪的眼睛。她的眼神平静而深邃,没有丝毫的慌乱或野心,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了然与沉稳。
“陛下,”宋欣瞳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微臣斗胆,先为陛下分析一番当前的局势。”
朱重见她神色自若,不卑不亢,心中暗暗点头,示意她继续。
“陛下所言的齐、燕、符羌三国之主,以及他们麾下的特殊军队,微臣也有所耳闻。”宋欣瞳缓缓道来,“他们的确拥有超乎常人想象的力量,其战略部署与常规兵法相悖,难以预测,这给我大明的边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她先肯定了朱重的判断,以示认同和尊重。
“但是,陛下,”宋欣瞳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一丝理性的冷静,“凡事有利必有弊。那所谓的‘万人敌’之勇,‘未卜先知’之能,以及那三支看似无敌的‘特战队’,绝非凭空而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所依仗的力量,必然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或如流星,璀璨而短暂;或如饮鸩,止渴而毙命。这种力量,或许能逞一时之快,却非长治久安之道。”
朱重微微一怔,似乎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他皱起眉头:“国师的意思是……他们外强中干?”
“非也。”宋欣瞳摇头,“现阶段,他们的力量是真实存在的,不容小觑。臣的意思是,这种力量模式,有其固有的缺陷和极限。我们不必畏惧,但也不能轻视。”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至于他们散布陛下‘乞丐皇帝’的谣言,企图动摇我大明国本,臣以为,这恰恰暴露了他们的无能与心虚。”
朱重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哦?国师何出此言?”
宋欣瞳微微一笑,那笑容清冷中带着一丝智慧的光芒:“陛下出身布衣,深知民间疾苦,这正是我大明之福,是陛下能够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根基。汉高祖刘邦,不也起于亭长?明太祖……哦不,陛下您,起于布衣,最终定鼎天下,这恰恰证明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证明了天道循环,有德者居之!他们越是攻击陛下的出身,越是说明他们害怕陛下这种‘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正统性,害怕陛下治下的大明日益强盛!”
这番话,既巧妙地拍了朱重的马屁,又将谣言的本质点透,更拔高了朱重出身的意义,让朱重听得心中一阵舒畅,脸上的阴霾散去不少。他不由得抚掌赞道:“好!说得好!‘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国师此言,深得朕心!”
宋欣瞳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切入正题,语气也变得凝重起来:“陛下若要臣打造一支可以和熊罡军、火焰军、天巫军相抗衡的‘大明军’,并非不可以。”
朱重精神一振,身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
“但是,”宋欣瞳话锋再次一转,提出了条件,“首先,选材极为严苛。臣需要的,是拥有极佳武术根基,或者身体素质远超常人的少年,年龄必须在十八岁以下。这个年纪,骨骼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强,也更容易接受新的训练体系。”
“其次,”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训练过程将极为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残酷。臣要传授他们的,并非简单的拳脚功夫或刀枪剑戟,而是一种全新的、融合了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