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一边用刚刚学会的八岐语喊话。一部分被吓破胆的八岐士兵选择了投降,而那些负隅顽抗的,则被毫不留情地消灭。
沿途的战斗虽然激烈,但总体而言,八岐军队的抵抗是零星而混乱的。只有大约三四千名反应较快、装备较好的八岐精锐,在军官(或许是幸存的低级军官)的带领下,拼死突破了启明旅的拦截,狼狈不堪地跑到了火车站,抢夺了几列火车,仓皇逃命去了。其余的,要么成了启明旅的枪下亡魂,要么放下武器,成了战俘。
从南门进攻的主力进展顺利。任我行命令部队架设起几门缴获的迫击炮,对着城墙内侧的残余抵抗工事进行了一轮精准的轰炸。硝烟散尽,早已按捺不住的轻功好手们,如同壁虎游墙般,手脚并用,迅速攀上城墙,与残余的八岐守军展开了近身肉搏。
这些将士大多是江湖出身,或是受过特殊训练,近身格斗技巧远胜八岐士兵。很快,城墙上的抵抗力量便被肃清。任我行留下一个排的兵力固守南门,确保后路畅通,其余部队则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直扑八岐驻军司令部。
此时的司令部,早已是人去楼空,只剩下一群惊慌失措、不知所措的作战参谋、电报员和后勤人员。他们大多是技术人员,缺乏实战经验,面对杀气腾腾的启明旅将士,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乖乖举手投降了。机要文件、作战地图、通讯密码本……这些宝贵的资料,都成了启明旅的战利品。
启明旅的攻城行动,如同一块投入滚油的石子,瞬间引发了连锁反应。
喀麦隆城的北门、东门和西门,在看到南门方向的火光和听到激烈的枪声后,那些一直潜伏在城内、或是被打散后隐藏起来的天启王朝正规军残部,以及一些自发组织起来的抗日民众武装,也仿佛看到了希望,纷纷揭竿而起,从四面八方对城内的八岐驻军发起了攻击。
这些力量成分复杂,装备不一,缺乏统一指挥,但他们同样对八岐侵略者充满了刻骨的仇恨。此刻启明旅的正面强攻,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一时间,整个喀麦隆城,到处都是枪声和喊杀声,八岐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中午时分,当太阳升到天空正中,喀麦隆城的枪声渐渐稀疏下来。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城内的主要抵抗力量被肃清。启明旅的旗帜,终于在喀麦隆城的制高点——原八岐驻军司令部的楼顶冉冉升起!
喀麦隆城,光复了!
消息传开,整个城市都沸腾了!幸存的市民们纷纷涌上街头,虽然脸上还带着战争的创伤和恐惧,但眼中却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希望。他们自发地向启明旅的将士们欢呼、致敬,送上水和食物。
而那些原本投靠八岐、驻守在城内各个角落的伪军,在看到八岐大势已去,启明旅势不可挡之后,立刻上演了“弃暗投明”的戏码。他们纷纷掉转枪口,高喊着“打倒八岐侵略者”、“还我河山”的口号,对那些零星负隅顽抗的八岐残兵展开了“围剿”。对于这些见风使舵的家伙,启明旅将士们虽然心中不齿,但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也懒得与他们过多计较,只要他们真心投降,不再为虎作伥,便暂时收编,加以看管。那些冥顽不灵、继续抵抗的八岐军士,则被这些急于“立功赎罪”的伪军毫不留情地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