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遭遇的规则攻击更加……恶毒。”苏婉脸色苍白,“它针对的是‘存在’本身,是‘生命’这个概念。”
凌风凝视着那数据重现中,灰色边界无情推进的画面,缓缓开口:“幽魂用他的生命,不仅带回了‘林渊之芽’,更带回了‘归墟’真正面目的……一块碎片。”
他看向那巨大的生态舱中安静悬浮的“林渊之芽”。
“它不仅仅是一个外星文明的遗孤。它本身就是对‘归墟’的活体反驳,是‘活性’存在于宇宙的证明。保护它,研究它,或许……是我们理解并最终对抗‘归墟’那种‘信息覆写’的关键。”
“林渊之芽”的到来,以及幽魂用生命换回的情报,极大地改变了希望要塞的战略认知。他们意识到,“归墟”的威胁层级需要再次上调,其消灭“活性”的手段更加防不胜防。
要塞的防御重点开始进行微调,加强了对信息层面攻击的监测和防御理论的研究。陈守义团队尝试基于林渊的生物结构,设计一种能够干扰“信息覆写”过程的生物场,虽然还处于最原始的理论阶段。
同时,与“林渊之芽”的共处和研究也在小心翼翼地进行。林雪发现,当她靠近生态舱,运转“活性秩序”力量时,“林渊之芽”会表现出更活跃的反应,其内部光脉的流转会与她的能量波动产生微弱的共鸣。这似乎印证了凌风的猜测——两种不同的“活性”道路之间,存在着某种天然的亲和性与相互促进的可能。
希望要塞,在付出了血的代价后,终于与一个来自遥远星海的异星生命建立了脆弱的联系。他们手中多了一张牌,一张充满未知,却也蕴含着对抗终极黑暗可能性的……生命之牌。
然而,所有人都清楚,“归墟”绝不会放任这样一个“错误”的种子在宇宙中生根发芽。下一次的“净化”,或许将更加直接,更加致命。
要塞之外,星空依旧沉默,但那沉默之中,仿佛有更加冰冷的意志,正在重新调整它的准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