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的决策,将“林渊之芽”从被研究的客体,提升到了与要塞命运休戚相关的战略伙伴高度。“萌芽”计划的启动,让希望要塞内部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向生态舱区域倾斜,同时也将林雪推到了风口浪尖。
生态舱被进一步改造,几乎成了一个独立的微型生物圈。林雪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其中,她的冥想不再局限于舱外。在严密的生命监测下,她尝试着将自身意识更深入地与“林渊之芽”连接。
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起初,当她试图将意识探入那浩瀚而陌生的生命网络时,如同将一滴水融入大海,瞬间被无数混乱而原始的感官信息淹没——对光线的感知、对能量的渴求、对空间微妙振动的捕捉,还有那深植于基因中的、对“枯萎”的无边恐惧。这让她精神几近崩溃,不得不数次中断连接。
但她没有放弃。她回想起老师韩冰教导的“活性秩序”精髓——非驾驭,乃引导与融合。她不再试图去“理解”或“控制”,而是像调和两种不同的乐器,寻找能与自身冰寒秩序产生和谐振动的频率。
她开始将“活性秩序”之力,不再作为一股力量去冲刷,而是化作无数细微的、充满韵律的“信息流”,如同无声的音符,轻轻拨动“林渊之芽”的生命脉络。她传递的不再是复杂的战术意念,而是最基础的情感与概念:温暖、守护、生长、秩序……
奇迹般地,“林渊之芽”开始回应。它那原本有些混沌的生命波动,在林雪那充满“结构性活性”的引导下,开始自发地梳理、优化。它内部的光脉流转,逐渐呈现出一种兼具生物活力与几何美感的复杂图案。它甚至开始尝试“模仿”林雪的冰晶结构,在其体表某些能量节点,凝结出细小的、散发着柔和寒气的露珠状结晶,这些结晶并非死物,而是蕴含着精纯生命能量的、活着的“生物冰晶”!
一种超越物种的、冰与生命的交响曲,开始在生态舱内悄然奏响。林雪能感觉到,自己的“活性秩序”在共鸣中变得更加灵动、富有韧性;而“林渊之芽”则在快速成长,其生命场强度和精神稳定性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它传递给林雪的意念,也从最初的懵懂好奇,渐渐多了清晰的依赖与亲近。
然而,就在内部共生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同时,外部“归墟”的压力也以更加诡异的方式显现。
太阳系外围的“秩序稳定锚”依旧在忠实地工作,抵御着那无处不在的规则探针。但陈守义的团队发现,一些探针的扫描模式发生了极其细微的变化。它们不再仅仅是广谱扫描,而是开始针对性地模拟人类异能者的能量波动,尤其是……与韩冰、林雪相似的冰系规则波动,试图进行某种程度的“欺骗”或“诱导”。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次例行的要塞内部网络深度自检中,密钥的团队在非核心的后勤物资管理系统底层代码里,发现了一段极其隐蔽的、不属于任何已知编程逻辑的“休眠指令”。这段指令本身无害,但其结构模式,与“归墟”那种冰冷的、绝对理性的逻辑风格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它们……它们可能已经渗透进来了!”密钥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惊骇,“不是通过物理突破,而是通过信息层面!利用我们对外通讯、能量波动,甚至可能是早期接触‘几何低语’时残留的数据碎片,像病毒一样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