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沟通”方式虽然原始,却有效。
希望要塞内部,正在上演一场无声的疆域谈判与生态磨合。每一个成员都清楚地意识到,他们脚下的土地,呼吸的空气,乃至防御的力量,都不再是无生命的工具,而是一个需要小心相处的、沉睡巨兽的一部分。
而在遥远的星空背景下,逻辑之门依旧沉默。归墟的规则探针和虫群的先锋单位,如同扑火的飞蛾,不断冲击、试探着那扇门扉,却至今未能掀起任何可见的波澜。门扉的存在,像一个绝对的谜题,吸引着两大天敌绝大部分的注意力。
然而,在这看似稳定的“三角平衡”之下,暗流依旧涌动。
一些零星的、小股的虫群单位,或许是未能接收到主力召唤,或许是遵循着更古老的掠夺本能,依旧在太阳系边缘游弋,偶尔会试图靠近希望要塞所在的星域。它们不再构成毁灭性的威胁,却成了测试要塞新生防御体系的绝佳“靶子”。
同时,归墟那冰冷的目光也并未完全从希望要塞上移开。偶尔,会有极其隐晦的、非攻击性的规则扫描掠过要塞,如同程序化的例行检查,记录着这座“异常造物”在失去主要压力源后的演变数据。它们似乎在观察,在计算,这个由“可能性”催生出的“错误”,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会走向何种终局。
希望要塞,就在这外部压力暂缓、内部生机勃发、远方谜题悬而未决的复杂态势下,争分夺秒地强化自身,适应着与“家园”的共生关系。
魏风知道,逻辑之门带来的喘息机会不会永远持续。要么是门扉本身发生某种变化,打破平衡;要么是归墟或虫群找到了应对门扉的方法,届时,更加狂暴的风暴必将归来。他们必须在这短暂的安全期内,让希望要塞——这座活的堡垒,以及其中的每一个守望者,变得足够强大,足够坚韧,以迎接那未知的、注定更加残酷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