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来店里的情形——老人掀开蓝布门帘,竹篮里飘出艾草的香气。
“我年轻时在景德镇见过类似的东西,”她那像枯树皮一样的手按住他的手背,“可从来没人能让古物真的开口说话。你师父……”
“我师父是不是也会这个?”顾昭脱口而出。
林婆婆的瞳孔缩了缩,就像被石子惊到的老龟。
她松开手,竹篮里的艾草沙沙作响:“有些事情,知道得早不如知道得巧。小顾啊,你记住,古物有魂,魂里有债。”她走的时候往桌上塞了一包东西,顾昭打开一看,是包得方方正正的《守灵人秘录》残页,最上面一行字被红笔圈着:“点化者,需承古物之愿。”
傍晚的天光漫进玉衡轩时,门铃“叮铃”响了。
顾昭抬头,就看见一个穿着墨绿西装的女人站在门口。
她长发高束,耳垂上的珍珠坠子随着动作轻轻晃动,目光扫过满墙的修复工具时,就像一把淬了冰的刀。
“顾昭?”她的声音像浸过寒潭的玉石,“我是苏绾。”
顾昭的后颈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记得论坛上那个认证ID,更记得三年前师父失踪那晚,师父曾对着一份“云起拍卖拍品清单”发了半夜的呆。
“苏小姐是来……”
“看看会‘说话’的瓷片。”苏绾径直走到工作台前,指尖悬在他刚修复的另一件明代茶盏上方,“业内都说古物的灵性可遇不可求,你倒好,随便一片残片都能激活。”她转身时带起一阵香风,是沉水香混合着松烟墨的味道,“我有个提议——藏渊市古玩协会下周要举办‘活文物’交流会,他们需要能证明古物灵性的案例。”
顾昭望着她眼里跳动的光芒,突然想起师父书房里那张泛黄的合影。
照片里,穿着靛蓝大褂的男人旁边站着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眉眼和苏绾有七分相似。
他喉咙发紧,但还是挤出一个笑容:“苏小姐觉得,我应该去?”
“不是觉得。”苏绾从包里抽出一张烫金请柬,推到他面前时,腕间的翡翠镯子闪了闪,“是必须去。有些秘密,该曝光了。”
窗外的暮色漫过红漆剥落的门框,顾昭盯着请柬上“藏渊市古玩协会”的烫金标志,听到自己的心跳如擂鼓一般。
他摸了摸胸口的瓷片,那里还残留着周文远的温度。
三天后,就是交流会了。
或许,能找到师父失踪的线索?
晚风掀起桌上的《守灵人秘录》残页,某一页的边角露出半行字:“点化者……承愿……守灵人……”